新華社貴陽9月1日電題:在數博會,聽青年“數據俠”聊未來
新華社記者駱飛
近日,在貴陽舉行的2025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簡稱“數博會”)上,眾多數字經濟相關產品及服務方案讓人目不暇接,人們在這里觸摸未來生活圖景。
作為數博會的交流活動之一,2025年“青數聚”青年大數據創新創業交流活動,匯聚了多位數字浪潮中的逐夢青年。
“人類大腦如同一臺‘超級計算機’,但目前使用率需要不斷提升,腦機接口技術正是希望借助更強的算力、帶寬與傳輸能力等技術,進一步拓展這一領域。”浙江強腦科技有限公司“90后”業務總監奉偉輝在活動現場分享前沿技術。
專注于醫療康復、人機交互等技術攻堅的奉偉輝表示,其公司現有員工200余人,其中70%為一線技術研發人員,且以年輕人為主。現場播放的視頻中,一名肢體殘疾人借助該公司研發的機械手臂重拾書寫、運動等手臂功能,贏得了在場觀眾的頻頻點贊。“這是一個復雜且極具價值的智能技術研究領域,屬于跨學科技術范疇。”奉偉輝介紹。
他認為,當前中國腦機接口技術研究仍有較大成長空間,隨著中國持續推進“人工智能+”,必將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與相關智能技術迭代,推動其在更多領域落地應用。
事實上,無論是腦機接口實現人機協同的靈敏突破,還是AI賦能各行業的創新實踐,背后都離不開算力這一核心支撐。“隨著數字經濟發展,算力已成為不可或缺的核心資源。目前,公司持續聚焦解決算力使用‘最后一公里’問題,努力為科研院所、中小企業等提供專業算力服務。”貴州算家計算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家維表示。
深耕算力技術研究領域的“90后”楊家維認為,貴州作為中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未來算力產業應用前景廣闊,希望廣大青年共同努力,打造面向全國乃至全球的AI計算服務平臺。
從移動互聯網時代旅行方式由跟團游轉向自由行,到AI加持下自由行更趨個性化;從醫療康復、運動控制到神經調控、增強現實,腦機接口正讓人機協同愈加靈敏自如;當與AI對話成為日常,一部手機便可化身“私人秘書”……數博會上,豐富多彩的智能技術與方案中,青年“數據俠”正堅定不移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共青團貴州省委書記楊云說,青年是科技創新的主力軍,也是數字經濟的重要參與者和受益者,他們正以更開放的姿態、更務實的行動、更創新的思維,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國國家數據局副局長夏冰介紹,未來將以應用場景為載體,促進數據領域產學研用協同,探索打造具有區位優勢的數字人才特色培育項目,營造高校、企業、研究機構等多方協同的良好育人氛圍。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