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10月28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出席發布會,介紹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進展。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并共同回答了大家關心的問題。
劉友賓介紹,全國人大常委會土壤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充分肯定近年來土壤污染防治取得的明顯成效,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但法律實施存在薄弱環節,防治任務依然艱巨。生態環境部將以此次執法檢查為契機,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土壤污染防治法》,深入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各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熱情高漲,入選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的地市數量超過前三批總和,充分表明了生態文明建設向更高層級、更大區域深入推進,彰顯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實踐力量。國家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積極支撐地方環境管理部門和企業打好夏季VOCs治理攻堅行動,取得積極反響。為堅定不移抓好禁止洋垃圾入境,引導企業進口高品質再生原料,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部會同相關部門發布公告,明確符合相關國家標準的再生黃銅原料、再生銅原料和再生鑄造鋁合金原料,不屬于固體廢物,可自由進口。
李高表示,中國政府一貫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行動,付出了艱苦努力,實現了碳強度的持續下降和能源結構的持續優化,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促進了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大一般性辯論上宣布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達峰新目標與碳中和愿景,體現了我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領導力和大國擔當,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綠色低碳發展明確了目標、指明了方向。生態環境部將以更大的決心和力度,全面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形成從源頭上推動經濟結構、能源結構、產業結構根本轉型的倒逼機制。繼續堅持多邊主義,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和各自能力原則,促進《巴黎協定》全面、平衡、有效實施,為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不斷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針對落實二氧化碳排放達峰新目標與碳中和愿景,李高告訴記者,新達峰目標是自己跟自己比的提前,碳中和愿景橫向對比發達國家也大大縮短,需要付出非常巨大努力,顯示了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決心。多年來,中國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節能提高能效,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新的達峰目標和碳中和愿景不是輕而易舉可以實現,中國將全面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各項工作,推動構建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能源結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控制化石能源消費,以更大力度推動非化石能源發展,系統推進其他重點領域的綠色低碳轉型工作,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
有記者問到美國發布的中國破壞環境行為清單情況,劉友賓表示,中國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我們真誠學習世界各國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有益經驗和做法,虛心聽取對中國生態環保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但不能接受出于政治目的的無端指責。生態環境部將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不移走生態文明之路,認真履行各項國際公約,為全球環境治理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以更大決心和更大力度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此次新聞發布會采用視頻發布方式。
(來源:《中國環境報》)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