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神池縣堅持以綠化與管護并重、造林與增收融合、城市與農村共建為原則,大力實施造林綠化、生態管護等工程,走出了一條“生態立縣”之路,為全縣高質量發展鋪上了生機盎然的生態底色。
一是堅持健全制度機制,高位推動環保工作。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統領,自覺把生態環保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的引領、優化和倒逼作用,多措并舉助力經濟平穩運行,協同推動減污降碳,加快發展生態環保產業,有序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積極開展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綠色發展方面的宣傳工作,大力實施生態單位創建,推進綠色發展理念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增強全民的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
二是堅持筑牢綠色屏障,生態環境顯著改善。按照“提氣、降碳、強生態,增水、固土、防風險”思路,切實提高環境質量。持續做好全域“禁炮”、建筑“禁塵”和農村秸稈禁燒工作,治污降霾措施有效落實,一季度優良天數達82天,優良率為91.1%,空氣質量綜合指數位居全省前列。統籌推進水源、水權、水利、水工、水務“五水綜改”,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和朱家川河神池段水污染綜合治理,繼續完成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全面保障水質安全。
三是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生態格局不斷優化。始終把生態作為第一戰略來堅守,嚴把綠色關口,從產業發展、結構調整、項目投資等源頭上控制資源環境問題產生。制定管理辦法,嚴格落實能耗“雙控”行動,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持續抓好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落實,反饋問題和生態環境問題全部整改到位。
四是堅持實施環境整治,城鄉環境持續改善。城鄉人居環境顯著改善,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達標率100%。一季度處理城鎮生活污水52.63萬噸,集中處理率達到100%。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深入實施“六亂”專項整治,大力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綜合整治率達到99%,農村面貌煥然一新。 (劉雪峰)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