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八月秋初, 還是炎熱的伏天,市生態環境局五臺分局的環保衛士們頂著酷熱,穿行在五臺縣2865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他們進工廠、到礦山,以凈空潔地為目標、以改善環境質量為重點、以強化環境管理為手段,“八面出擊”管控大氣污染。
——禁燒秸稈,管控煙氣污染。對全縣產生秸稈的區域實行了分片治理,責任到人,出動環保執法隊加大巡查力度,確保工作不留死角。同時,通過車載喇叭廣泛宣傳秸稈禁燒和護林防火的政策,不斷提高廣大群眾的法治觀念和環保意識,切實營造秸稈禁燒和改善空氣質量的濃厚氛圍,確保全年無火險。
——嚴查固廢堆場,做好綜合處理。對全縣19個煤炭洗選企業進行逐一檢查,著重從煤矸石堆場的揚塵、滲漏、安全等方面開展排查,督促企業覆蓋灑水,防治揚塵。對廢棄堆場還要做好地表綠化,實現土壤修復或地面硬化處理。
——清潔取暖,推進煤改氣。完成了“禁煤區”內散煤“清零”,嚴禁散煤復燒,擴大清潔取暖區域,增加改造戶數,以減少散煤污染物排放。去年以來,煤改氣涉及5個鄉鎮,淘汰39臺燃煤鍋爐,總戶數5898戶,面積532138.4平方米,全部完成清潔取暖改造。
——重點管控,防治揮發性有機物污染。下發了《忻州市生態環境局五臺分局關于開展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自查自糾工作的通知》,在全縣范圍內進行了排查。目前,涉及揮發性有機物的2家重點單位均已完成改造。
——深度治理,排查“散亂污”企業。開展工業企業無組織排放狀況摸底排查,對物料廢渣儲存、裝卸、破碎、輸送及工藝過程的無組織排放實施了深度治理,做到了封閉儲存、密閉輸送、系統收集、達標排放。
——清潔運輸,推進道路運輸車輛綠色轉型升級。全縣已淘汰違規排放的營運柴油貨車162臺,淘汰不合格公路運輸車40輛,新增公路運輸新能源貨車41輛,更換新能源客運出租車36輛。
——信息采集,管控非道路移動機械。通過微信轉發、入企宣傳、電話宣傳等各種渠道,宣傳非道路移動機械摸底調查和編碼登記相關政策。目前,非道路移動機械監管平臺已采集到504臺機械信息,信息核驗498臺。
——從嚴查處無證無照經營。市生態環境局五臺分局組建了專項監測隊,重點查處采礦業、危化品、加油站、液化氣站,堅決做到規范一批、整改一批、查處一批。
行之有效的舉措,使五臺縣空氣質量有了明顯的提升。去年,PM2.5平均濃度為31ug/m3,同比下降3.1%。空氣質量綜合指數3.62,同比下降4.7%。今年1至4月,優良天數105天,比率為87.5% ,同比增加14.2%。PM2.5平均濃度為42ug/m3,同比下降16%。空氣質量綜合指數4.15,同比下降19.7%。(金俊賢)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