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接到“繁峙縣實行靜態管理”的通知后,繁峙縣選調生靳海利(現擔任砂河鎮角耳河村支部書記)立即請示領導到一線參加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他火速回到砂河鎮政府,主動挑起任務繁重、責任重大的戰疫“物資保供”工作,全鏈條做好戰疫防護物資拉運、倉儲、保管、發放、管理等工作。連續十多天,他每天在抗疫一線戰斗20多個小時,為繁峙縣打贏疫情防控殲滅戰貢獻選調生的青春力量,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年輕共產黨員的使命和擔當。

保供工作及時到位。靳海利和四名志愿者每天奔波在拉運防護物資、儲存保管、物資發放的抗疫一線,他們不僅是倉庫保管員、駕駛員、裝卸工,還需要準確登記、核對物資數量等,14天共計運輸112車次的防護物資,全力做好了全鎮抗疫物資保供工作,為戰疫提供了堅強后盾。
晝夜鏖戰保供一線。每天早五點多開始發放物資,下午、晚上還要拉運和準備第二天的物資。11月4日因車輛緊張,物資未能按時拉回鎮政府倉庫,直接影響第二天物資供應。他多方聯系車輛,終于在當天凌晨轉運回急需的防護物資,物資全部運輸到位已是天亮,他顧不上吃早飯,直接投入到物資發放工作中,由于連日勞累,他鼻子突然出血,直到從口罩中滲出才發覺,而他卻只是簡單的沖洗后又繼續回去發放物資。連續十多天的保供工作,使他的鞋被磨破,衣服也不小心被破損的84消毒水“飄白”,由于從十月中旬到現在都未回家,衣服單薄的他每天只能穿棉大衣。他用實際行動書寫了當代青年的“硬核”擔當。

全鏈條精細化管理。面對3個社區、26個行政村、醫院、學校、企業以及兄弟市縣援助醫療隊等每天需要的大量抗疫防護物資,他根據需要精準制定計劃,每天提前按需準備物資,科學安排分批領取,做到了不聚集發放物資。工作中,他發現領用物資時,存在接觸風險、程序繁瑣等問題,他積極想辦法,將信息化管理應用到防疫物資領用中,使用企業微信小程序線上填報方法,做到了方便快捷電子簽收,精準統計物資發放和庫存情況,解決了領用、簽收時接觸風險和盤點貨物時間長、效率低等問題。
當大家問起他苦不苦累不累的時候,他說:“走入基層一線,經過兩年多的磨礪,讓我認識到了基層鍛煉的重要性,參加這次抗疫工作,對我又是一次錘煉,讓我更深切地體會到作為一名選調生身上肩負的責任和使命。今后,我將持續以熱血赴使命、以行動踐諾言,在磨礪中歷練,在硬仗中成長,在基層一線實現個人理想和人生價值。”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