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我市生態環境局堅持以黨建促環保,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以執法監管為載體,以環境安全為底線,促進“黨建紅”引領“生態綠”,深入推進大氣環境深度治理,持續鞏固提升水污染防治工作水平,穩步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開展,切實提高生態環境執法能力,有序推進生態環境執法、應急管理和環境信訪等各項工作,堅定走好“大生態”建設之路。
立足黨建強基 做好巡視整改
堅持黨建引領,圍繞環保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環保,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有效轉化為工作內生動力,引領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高質量開展。制定《2023年黨建工作要點》《廉政風險防控一覽表》,明確6大項17條重點任務,排查廉政風險點28個,制定防控措施35條,全面構建權責相宜、責任明確的責任體系。組織“溯源母親河,守護生態林”主題黨日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強化理論修養,凸顯鐵軍擔當。以巡察整改工作為契機,積極開展自查自糾,細化分解4方面25項具體任務,各責任領導靠前指揮,主動協調,督促各項整改措施落到實處,帶動全市生態環境系統積極整改、共同發力。
堅持問題導向 一線督導落實
局班子成員深入一線,實地督導調研,層層壓實責任,細化整改任務,強化整改措施,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扎實做好整改“后半篇文章”。截至6月30日,中央第二輪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我市22項整改任務已完成15項,其余7項正有序推進市級初核驗收工作。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中涉及我市5大項14小項整改任務,已完成7項,剩余7項正在按照時間節點有序推進;2021年國家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警示片涉及我市3項問題已完成整改銷號。2022年國家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涉及我市1項問題的整改正在積極推進;2021年山西黃河(汾河)流域生態環境警示片和2022年山西省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問題專題片(之二)披露問題涉及我市共計8項問題,5項已完成整改,剩余3項正在加速推進。
科學精準管控 協同作戰發力
深入推行長效長治提前抓、標本兼治系統抓、重點施治精細抓、技防參治高效抓、多元共治合力抓“五治五抓”工作思路,開展忻、定、原等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抓源頭、治根本,促改善。壓減煤炭,源頭控硫,完成14個縣(市、區)“禁煤區”劃定,推動4.3米焦爐和35蒸噸/小時以下燃煤鍋爐關停淘汰,28家球團企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聯合執法,整治揚塵,聯合住建、交通運輸等部門成立專班,專項整治,檢查涉無組織排放工業企業270家;檢查工地揚塵點125個、堆場揚塵點43個、道路揚塵11578輛次,整改點位百余個。測管聯動,臭氧削峰,提前謀劃部署臭氧攻堅,開展VOCs走航監測,推行“環保檢測+公安處罰+交通監督”聯合執法,核查加油站、汽修、噴涂等企業350余家,整改點位60余個。人技協同,精準執法,運用54個空氣質量監測微站、100余個視頻、電監控設備、無人機等科技手段,精準鎖定污染源頭,嚴厲打擊涉氣違法行為。
聚焦重點斷面 強化系統治理
將“一泓清水入黃河”作為當前首要政治任務、重大政治工程,圍繞國、省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制定《水環境質量再提升2023年行動計劃》《關于推動“一泓清水入黃河”工作的實施方案》,成立工作專班,牽頭抓總、規劃指導,治源頭,強督導,促長效。運用遙感衛星航拍解析黃河流域面積約500km2,對黃河流域8個縣保留的所有排污口全部實施建檔立標,按月監測。推進實施重點水污染項目,岢嵐、五寨、神池三縣污水處理廠完成提標改造,寧武、河曲、云中污水處理廠完成保(提)溫工程。強化排水管控,對安裝在線監控的排水企業實施24小時監管,建立日預警、周研判、月通報工作機制,及時約談預警不達標斷面所在縣(市、區)政府,限期整改,現場督辦。開展汛期水污染強度分析管理和入河排污口專項執法檢查,杜絕各類污染物入河,推動地表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堅持源頭防控 嚴謹規范治廢
全面開展重點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協同規劃和自然資源部門排查疑似污染地塊,建立擬變更為“一住兩公”地塊清單,嚴禁違法流轉、開發未完成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的用地。1-6月我市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達到100%,完成建設用地安全利用考核目標要求;督促完成240余座尾礦庫環境風險評估與應急預案備案,嚴格落實“一庫一檔”及地下水環境防治要求;到2025年,我市需完成540個行政村農村污水治理和農村環境整治水平顯著提升的目標,截至2023年6月,已完成314個;深入開展黃河流域“清廢行動”,全面開展保德、河曲等8縣黃河干、支流、沿岸自然保護區環境污染問題現場核查,實行限時辦結、動態清零。
強化資金籌措 踐行“兩山”理念
積極爭取中央、省級生態環保專項資金,鼓勵各縣(市、區)環保金融類項目申報。2023年爭取中央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713萬元,北方冬季清潔取暖資金2.4億元,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資金2413萬元;鼓勵生態文明示范區和“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創建,五寨縣已創成省級生態文明示范區,正在開展國家級創建申報工作。岢嵐縣、靜樂縣、神池縣、偏關縣已初步完成《“兩山”基地創建實施方案》與業內專家咨詢工作,我市已推薦4縣申報山西省第二批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堅持守正創新 規范行政執法
創新研究《生態環境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細化辦法》,探索試行執法效能評估,對各分局執法履職情況進行了全面評估,規范提升執法水平。突出實戰練兵,深入開展“利劍斬污”專項行動,嚴格實施自動監控日均數據超標電子督辦,省廳交辦的重點污染源排放超標電子督辦單全部辦結;將59家企業納入監督執法正面清單,開展監督幫扶,依法實行包容審慎監管制度,全力保障綠色產業健康發展。建立健全數據分析研判機制,將現場執法和非現場執法有機銜接,實現快速、有效、精準打擊環境違法行為。
本報記者 張林泉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