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人社廳公布了2022年度山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9月4日,山西晚報記者通過一組組詳實的數據,對就業、社保、人事人才、勞動關系、人社幫扶等“民生賬本”進行了梳理。
第三產業就業人員占比49.4%
數據顯示,2022年末全省就業人員1672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987萬人,占全省就業人員比重59%。全省就業人員中,第一產業就業人員占24.8%,第二產業就業人員占25.8%,第三產業就業人員占49.4%。
和2020年、2021年統計公報比較發現,近3年我省就業人員基本持平,第三產業就業人員占比略有下降。2020年、2021年第三產業就業人員占比分別為50.4%、51.1%,2022年第三產業就業人員占比不足一半。
2022全年城鎮新增就業46.28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6.95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3.56萬人。當年,全省人力資源市場用工需求大于勞動力供給,崗位需求與求職人數的比率約1.61,供求總體保持平衡。
年末基金累計結存2072.87億元
2022全年,全省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3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合計1650.72億元,基金支出合計1658.11億元,全年基金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年末基金累計結存合計2072.87億元。
備受大眾關注的養老保險方面,2022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1567.30億元,基金支出1562.20億元,年末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1886.67億元。
2022年,全省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065.8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0.65萬人。其中,參保職工751.17萬人、參保離退休人員314.68萬人,分別增加40.64萬人和10.02萬人。全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1407.93億元,基金支出1480.77億元,年末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1489.93億元。
失業保險方面,2022年末全省參加失業保險人數531.4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6.97萬人。年末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3.22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45萬人。失業保險金月人均水平1598元,比上年增加205元。
工傷保險方面,2022年末全省參加工傷保險人數664.9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4.84萬人。全省新開工工程建設項目工傷保險參保率100%。全年認定(視同)工傷26932人,評定傷殘等級18549人。全年有8.25萬人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全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25761人
2022年,共組織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60.69萬人次。其中:培訓企業職工43.88萬人次,培訓失業人員0.88萬人次,培訓畢業年度高校和中職畢業生1.18萬人次。
2022年共有69萬人次參加職業資格評價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57.52萬人次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其中1.01萬人次取得技師、高級技師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制度全面推行,2022年全省公開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25761人,相比2021年多招聘8391人,其中省直事業單位3177人、各市事業單位22584人。
為10.8萬名勞動者追發待遇
2022年,全省報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查并在有效期內的集體合同累計3.44萬份,覆蓋職工641.89萬人。
2022全年全省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共主動檢查用人單位17152戶次,涉及勞動者67.57萬人次。書面審查用人單位4062戶次,涉及勞動者23.4萬人次。全年共立案查處各類勞動保障違法案件111件。
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通過立案和協調方式為10.8萬名勞動者追發工資等待遇15.4億元。督促用人單位與36610名勞動者補簽勞動合同。督促114戶用人單位辦理社保登記。
脫貧勞動力務工總量上百萬人
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組織實施人社幫扶專項行動,用足用好就業、技能、社保、人才人事等方面政策,帶動人社幫扶各項重點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2022年,全省脫貧勞動力務工總量達到101.06萬人,比上年增加5.95萬人。全年組織培訓農村轉移就業勞動力11.52萬人,脫貧勞動力2.01萬人。全年共為169.49萬困難人員代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困難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實現應保盡保。全年招募592名高校畢業生到基層開展“三支一扶”服務。實施“鄉招村用”政策,招聘77人服務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
103項人社服務實現“掌上辦”
積極推進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的居民服務“一卡通”應用工作。2022年末,全省社會保障卡累計持卡人數3536萬人;領用電子社會保障卡人數1956萬人,申領電子社保卡人口覆蓋率達56%,電子社保卡在26個渠道提供服務,并開通83項本省屬地服務。
對接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已開通76項服務“一網通辦”,包括33項服務“跨省通辦”。“民生山西”APP用戶1650萬人,實現103項人社服務“掌上辦”。
山西晚報記者 武佳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