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骚妇被后入式爆草抓爆-大学生高潮无套内谢视频-中文字幕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社會頻道>>社會>>正文
天上掉下張蟹卡?可能是大“詐”蟹!
警方介紹這只是詐騙分子的前期引流手段,需提高警惕
2023年10月10日 10時24分  

你正嘴饞呢,就收到不知哪位好心人快遞來的“蟹卡”。眼下正是吃大閘蟹的好季節,不法分子也將目光投到了螃蟹身上,10月9日,古交市公安局向社會發布預警提醒,近期此類詐騙手法較為高發,廣大市民務必提高警惕。

陌生人發來“蟹卡”

“中秋國慶假期,收到親戚朋友寄的禮品快遞很正常,所以就算不是自己買的東西,收到快遞取件短信我也會去拿的。”古交市民陳先生表示,近幾天他連續收到了兩個快遞取件碼,但都不是自己網購買的。

兩件快遞,其中一個是禮品“蟹卡”,寫著是“某貓”回饋客戶送的,陳先生致電問了下該平臺客服,說沒有這個活動。另一個快遞里是一包濕巾、一張刮刮卡,陳先生刮開刮刮卡,顯示“中獎”,獎品是50元紅包。刮刮卡上的說明顯示,想要領取這50元,陳先生需要掃描刮刮卡上的二維碼,進入指定的微信紅包群領取。

“光掃碼進群領紅包這個操作,就讓人感覺怪怪的,我就沒加群。那個‘蟹卡’上的二維碼我也掃了,感覺更離譜。”陳先生介紹,首先“蟹卡”上明明寫的是“某貓”的活動,但接待他的客服卻是“某東”的頭像,“假得太離譜,我就沒有想著去領大閘蟹,這些微信群也都沒有加。可能他們真的會送大閘蟹等東西,但誰都不知道后續會怎么樣,所以還是小心點好。”

陳先生撥打了個快遞單上寄件人的手機號,提示是空號,判斷是騙子無疑了。“為什么騙子連我的真實姓名(平時買東西都用網名)、手機號、家里門牌地址都一清二楚?”說起莫名其妙收到“禮品快遞”的經歷,陳先生用“細思極恐”形容自己的感受。

“蟹卡”套路分析

何為“蟹卡”詐騙?警方給出了明確答案。

第一步:通過互聯網黑灰產業鏈獲得潛在被害人信息。

第二步:以知名互聯網企業的名義快遞廉價禮品,并附上刮刮卡和入群二維碼,贏得被害人好感。

第三步:設計所謂的“安全掃碼頁面”,打消被害人顧慮,誘導被害人掃一掃。

第四步:冒充知名企業客服,誘導被害人參與非法刷單等詐騙活動。

警方介紹,這種新騙局中,不法分子大范圍投遞大閘蟹兌換卡、濕巾、手機支架等快遞,以領獎為由,引導受害人掃碼進群后實施刷單詐騙。

根據已掌握的情況,所謂送“蟹卡”,不過是詐騙分子前期引流的手段。之前,騙子是在線上以“足不出戶、輕松高薪”為噱頭吸引刷單。現在,騙子增加投入成本,通過精準信息,向用戶寄送蟹卡、手機支架、杯子等禮品,引流受害人掃碼進群,再實施刷單詐騙。

“讓你進群領紅包,其實也是對目標人群的再一次篩選,比如老人、家庭主婦,騙子最樂意將他們留在群里繼續‘培養’。而反詐意識較高的年輕人,則會被踢出群聊。”民警介紹,這類被偽裝成“蟹卡”的誘餌批量寄往全國各地后,必然會有人掉入騙局,成為“刷單”或是“殺豬盤”的目標。特別是對一些中老年人來說,他們對智能手機的使用可能并不熟練,一旦聽信了所謂的“蟹卡”說法,很容易不加辨別地對進群、掃碼、輸入銀行卡信息等要求照單全收,繼而一步步上了詐騙者的套。

采訪中,山西晚報記者分別聯系了淘寶、京東等平臺官方客服,詢問他們是否舉辦過此類回饋活動。平臺客服人員明確回復:沒有直接郵寄禮品、刮刮卡掃碼抽獎的活動,也不會無故聯系用戶要求加群、派發紅包等。

“余額為零”照樣能“榨出油水”

“騙子的手法在不斷提升,百姓的防騙意識也在不斷提高,但仍有一些誤區存在。”太原反詐中心的民警介紹,今年中秋國慶長假期間,太原市僅接到電信網絡詐騙警情140起,同比下降39%。但在警方的反詐預警中,一些市民還存在“我沒錢,騙子拿我也沒招兒”的觀念。

在此,警方鄭重提醒廣大市民,沒錢就不會被騙?只能說你太天真!沒錢早已不是“免詐金牌”,一個余額為零的人,騙子照樣能將你“榨出油水”。

常用招數

第一招:偷“信”大法

騙子利用一個簡單的“釣魚”網站,讓受害人在無意中輸入銀行卡賬號和密碼。后臺獲取相關信息后,騙子便能偷偷登錄網銀,一次又一次套取短信驗證碼。一套操作下來,不僅可以轉走受害人的資金,還能在網銀上操作貸款,使其背上一大筆債務。

第二招:移花接木

非法獲取個人網購信息后,騙子會使用諸如產品有問題、誤入批發客戶名單等借口,令受害人恐慌,協助進行退款。再利用受害人對借款平臺的不熟悉,將平臺借貸的金額說成是自己退款的金額,從而誘導其將多余的金額轉給自己。最后,這些錢進了騙子的口袋,貸款卻要受害人還。

第三招:無中生有

在冒充公檢法、冒充客服的騙局中,騙子總是有著各種理由和手段,讓受害人到各大平臺進行貸款。之后,再要求將錢轉到騙子所謂的“安全賬戶”中(其實是騙子的個人賬戶)。

警方提醒,騙子的最終目的一定是要求被騙對象轉賬匯款。只要對方提錢,就需要提高警惕。接到自稱“客服”的來電,一定要先通過官方平臺核實身份,主動幫忙注銷貸款賬戶的一律是詐騙。注銷貸款賬戶不存在清空額度一說,切勿向他人提供驗證碼、個人信息,未經核實千萬不要轉賬。個人征信由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統一管理,其他機構無權干涉。如遇詐騙,請及時撥打110報警處理。

山西晚報記者 辛戈

(責任編輯:梁艷)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