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關于進一步加強互聯網平臺企業勞動用工管理的實施意見(試行)》(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出臺,從壓實用工責任、鼓勵吸納就業、支付勞動報酬、參加社會保險等方面進一步規范平臺企業勞動用工行為。
我省平臺企業勞動用工情況如何?平臺企業勞動者對于《實施意見》是如何看待的?連日來,山西晚報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就業方式非常靈活 入職就能簽合同
“我們入職就能簽合同,給上了意外險。不過由于是和第三方簽的勞動合同,暫時還沒有社保,工資是按照接單量結算。上個月我接了800多單,加上獎勵,能賺4000多塊錢。”12月12日,在接單的間隙,外賣騎手李明亮說,“對這個收入,我還是基本滿意的。要是能給交社保,就更好了,這樣大家工作起來也更安心。”
李明亮服務的是“美團專送”,平均每天能跑40單左右。平臺要求,一個月工作不低于26天,按月結算工資。至于什么時間休息,則可以靈活選擇。“還有一種服務方式叫‘眾包’。相比‘專送’,‘眾包’更為靈活。”李明亮說,自己在成為專送騎手前,也接了一段時間“眾包”單,“只需要和平臺簽一個電子合同,然后裝上平臺系統,打開系統就可以接單,關上系統就可以休息,工資是按天結算的,但穩定性不如‘專送’。”
12月11日,雪后的太原市區道路泥濘,想快速找到附近的網約車并不容易。“遇到天氣不好,有的網約車司機就不出車了,但專車司機依然要工作。”網約車司機劉虎瑞對山西晚報記者說,他是一名專車司機,駕駛的是公司提供的車輛,“我們和公司直接簽合同,公司會提供崗前培訓,還給司機繳納社保,但作為員工,需要按照公司的規章制度工作,一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不低于8小時。當然,多勞多得。”
長期以來,新就業形態涉及行業眾多、用工形式多樣、合作企業多元,新業態勞動者就業方式非常靈活。平臺企業用工缺乏有效監管,通過平臺就業的大量勞動者的休息和勞動報酬、社會保障等基本權益有時會受到侵害。為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基本權益,《實施意見》為平臺企業劃紅線,為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兜底線。
每個月難免被“扣錢”希望合理設置獎懲制度
李明亮講述了自己的一次送餐經歷。在午高峰時段,自己接到了一商家的訂單。前往后等待了20分鐘還沒有出餐,只好先去別的地方取餐,然后返回該商家。但由于該商家還未出餐,自己只好先去完成其他訂單,然后再回來。這樣來回跑了幾次,導致送達超時,平臺扣掉了40%的配送收入。“幾乎每個月都會有被‘扣錢’的經歷。其實很多時候都不是騎手的責任,但我們也很無奈。”李明亮說。
《實施意見》要求,要合理設定對勞動者的考核和獎懲制度,探索建立勞動者服務積分制或星級制等正向激勵機制。平臺企業不得按最低成本設置最嚴算法,不得濫用技術手段設置不公平用工規則,不得以罰代管。勞動者因不可抗力、見義勇為、緊急救助以及工作量或勞動強度明顯不合理等非主觀因素,超時完成工作任務或受到消費者惡意差評,平臺企業應暢通救濟申訴渠道,予以妥善公正處置。
“這對我們騎手而言,是個好消息。”李明亮說,他當騎手是因為時間上自由,不被“亂扣錢”則是他眼中“被尊重”的前提條件,“誰不想自由而有尊嚴的工作呢?《實施意見》說出了大家的心里話。”
報酬社保等更規范 勞動者心里有了底
根據《第九次全國職工隊伍狀況調查》的數據,全國約有4.02億職工,其中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員等新興就業領域的勞動者人數已達8400萬,占總職工數的21%。龐大的從業人口背后,平臺企業用工的規范程度備受關注。
《實施意見》明確,要科學確定抽成比例和報酬水平。要求平臺企業及其用工合作企業進一步完善利益分配機制,通過工資集體協商制定勞動報酬支付規則,規范計件單價定價調價行為。
探索建立平臺抽成比例和報酬扣減金額封頂機制。勞動者在約定工作時間內提供正常勞動的前提下,勞動報酬不得低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或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勞動者在法定節假日工作的勞動報酬要高于正常工作時間,在高低溫、強降雨雪等惡劣天氣和夜間等情形下工作的,要適當給予特殊補貼。
社保也是平臺企業勞動者重點關注的領域。“我們和公司直簽(勞工合同)的快遞員有五險,但勞務派遣和外包形式的快遞員社保情況不那么規范,甚至他們中有部分人沒有社保。”快遞小哥張彤說,現在大家的參保意識挺強的,即便公司沒給上社保,大家都會自己買一份居民醫保,“每年幾百塊錢,看病住院能報銷一部分,也算有個保障。”
《實施意見》明確,平臺企業及其用工合作企業要為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依法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對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可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在就業地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未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可按規定在戶籍地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我省鼓勵平臺企業為勞動者參加人身意外傷害險、雇主責任險等商業保險,切實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職業傷害保障權益。
“工資有保障、社保能跟上,大家心里就踏實了,工作起來也更有勁兒了。”采訪中,不少平臺企業的勞動者表示,希望《實施意見》能早日落到實處。
山西晚報記者 武佳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