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
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促進社會生產力實現新的躍升。
“新三樣”
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出口增長近30%。
超長期特別國債
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今年先發行1萬億元。
宏觀政策 取向一致性
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圍繞發展大局,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科技、環保等政策協調配合,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強化政策統籌,確保同向發力、形成合力。
未來產業
制定未來產業發展規劃,開辟量子技術、生命科學等新賽道,創建一批未來產業先導區。
“人工智能+”
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
適度超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加快形成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
“放心消費行動”
優化消費環境,開展“消費促進年”活動,實施“放心消費行動”,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落實帶薪休假制度。
“投資中國”
加強外商投資服務保障,打造“投資中國”品牌。
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適應新型城鎮化發展趨勢和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變化,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完善商品房相關基礎性制度,滿足居民剛性住房需求和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美麗中國先行區
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打造綠色低碳發展高地。
“高效辦成一件事”
以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牽引,提高政務服務水平。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