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是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戰役。2024年,我省“三大保衛戰”怎么打?6月4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省生態環境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相關情況。
六大舉措守護藍天白云
今年以來,我省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開局良好。1至4月,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同比下降3.2%,優良天數比例上升12.5個百分點。為了進一步鞏固和擴大治理成果,我省將持續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從六個方面守護我省藍天白云。
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標志性戰役。聚焦重點城市,完善省市聯管聯建聯防機制。聚焦汾河谷地重點縣(市、區),統籌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和資源能源稟賦條件,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布局和規模,引導鼓勵城市(含縣城)建成區重污染企業有序退出,全力打好汾河谷地污染治理攻堅戰。
加快推進重點工業園區環境污染綜合治理。著力開展“凈廠”“治路”“增綠”“控面”四大行動,整治園區內外環境面貌;實施污染深度治理、結構優化調整等重點工程,同步提升環境管理水平,聚力打造一批綠色低碳工業園區。
穩步推進重點行業深度治理。有序推進焦化和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全面啟動煤電行業深度治理工作,試點推進煤電深度治理績效排序。
強化夏季臭氧和秋冬季攻堅。聚焦重點時段,夏季強化VOCs全流程、全環節綜合治理。秋冬季圍繞減少重污染天氣和降低PM2.5濃度,持續完善應急減排清單,推進重點行業績效分級、差異化管控;加強區域聯防聯控,強化重污染天氣應急聯動。
持續推進清潔取暖改造和機動車新能源化。積極穩妥推進中部城市群、上黨革命老區清潔取暖散煤替代工程。以打造清潔運輸先行引領區為牽引,加大鋼鐵、火電、焦化、煤炭、煤化工、建材等重點行業和物流園區短駁運輸、廠內運輸車輛新能源及清潔能源替代力度。
加大執法監管和監督幫扶。狠抓大氣環境日常監管,充分運用組分監測、走航監測、激光雷達、無人機巡查等科技手段,加強遠程監管。不定期組織開展交叉環境執法,保持環境執法高壓態勢。同時,精準高效做好監督幫扶,對重點區域開展夏季臭氧污染防治監督幫扶和VOCs走航巡查。
推進一泓清水暢流黃河
在治水方面,我省強化頂層設計,高位推動“一泓清水入黃河”生態保護工程,全方位、一體化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治理,保障一泓清水暢流黃河。
強化剛性約束,保障生態流量。以重要水利水電工程和水資源配置工程為重點,落實水利水電工程生態流量下泄措施。建立汾河生態流量落實保障機制,科學調配水資源,推動生態流量得到有力保障。積極開展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示范,加大再生水回用水平。嚴控冬春澆期間河道無序取水,嚴厲打擊非法取水。
聚焦重點關鍵,深化綜合治理。錨定水質改善目標,加快推動“一泓清水入黃河”生態保護工程和黃河干流流經縣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建設,加強調度通報、嚴格督導檢查,推動重點工程建成達效。聚焦生活污水,補齊城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短板,加快管網混錯接改造,深化城鎮排水管網雨污分流改造。聚焦工業園區,加快工業園區集中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推動工業廢水與生活污水分質處理,持續開展工業園區水污染整治行動。聚焦黑臭水體,加大城市黑臭水體排查力度,實施分類整治。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行動,鞏固黑臭水體整治成效。
健全完善機制,嚴格監測監管。開展保汛期水質穩定專項行動,聚焦重點區域、重點環節、重點斷面,查找解決影響汛期水環境質量的突出問題和治理短板。常態化運用無人機、無人船、管道機器人等技術手段,排查影響水環境質量達標的問題,以“零容忍”態度依法嚴厲懲處環境違法行為。
源頭管控讓群眾“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在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防控方面,我省持續開展農用地土壤鎘等重金屬污染源頭防治,聚焦重有色金屬礦區深入開展歷史遺留固體廢物排查整治,全省累計排查歷史遺留礦區225家,并推動分階段治理。鞏固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配合農業農村部門在全省開展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動態調整,進一步提升農用地污染風險防控的精準性。
在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防控方面,嚴格重點建設用地準入。建立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月調度通報排名制度,對問題地塊所在市及時預警,推動整改。2023年全年開發利用的323塊重點建設用地全部開展了土壤污染調查評估和風險管控,全省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達到100%,有效保障了老百姓“住得安心”。
2024年,我省將按照生態環境部的統一部署,制定實施《土壤污染源頭防控行動計劃》,進一步加強耕地土壤污染源頭管控,嚴格建設用地準入管理,強化重點單位土壤環境監管,精準實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嚴格管控措施,開展高風險地塊管控專項行動,及時化解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確保人民群眾“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山西晚報記者 武佳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