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7月26日傍晚一場強暴雨突襲繁峙,繁城鎮趙莊村監測員發現村東排水溝因雜物堵塞出現積水倒灌跡象,當即通過村級應急群上報。不到10分鐘,鎮防汛小分隊趕到現場,與村民一道清淤疏堵,及時打通排水通道。
在縣委、縣政府統一指揮下,全縣11個鄉鎮的巡查隊同步在河道、水庫、尾礦庫、低洼易澇點等處展開拉網式排查,處置類似隱患27處。這場雨中的“快速響應”,正是繁峙縣構建“縣統籌、鄉調度、村落實”三級聯動機制的縮影——從預警信息傳遞到現場處置,從干部帶頭到群眾參與,一套高效運轉的防汛體系在實戰中筑牢了安全防線。
繁峙縣北靠恒山、南依五臺山,全縣共有19條河流,其中11條為季節性河流,8條為非季節性河流,還有2座中型水庫和2座小型水庫。入汛以來,該縣氣象局單獨發布雨情信息46條,聯合發布山洪災害預警信息12期、地質災害預警信息14期,發送短信268條。全縣開展應急演練30余次,覆蓋群眾2萬余人,形成全民參與防災、減災、抗災局面。
據了解,目前該縣對各工礦企業可調配的大型機械(含司機)進行了摸底,并組建12支應急救援隊伍,1200余人24小時待命,成為汛期里的“移動堤壩”。針對鄉村獨居老人、留守兒童多等現實情況,該縣采取“人盯人”措施,確保預警信息傳遞“最后一公里”暢通。 (王利強 趙清翔)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