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將至,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九門回族鄉黃莊村的“月餅一條街”上,空氣中彌漫著酥香甜蜜的氣息,購買隊伍蜿蜒如長龍。
黃莊村自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就有制作手工月餅的傳統。因用料實在、價格親民,逐漸形成口碑。近年來,黃莊月餅更憑借酥香的口感、質樸的油紙包裝走紅網絡,使黃莊村成為聲名在外的“月餅村”。那一口傳統的老味道,也延續著人們記憶中的中秋滋味。
“我們仍堅持手工開酥、包制,沿用奶奶以前做月餅的工藝。”當地某知名月餅品牌負責人朱營超說,其中開酥是關鍵,老師傅們憑經驗能精準調配油酥與面皮,經反復搟壓、卷疊,形成酥軟餅皮。
剛出爐的月餅金黃飽滿,如書頁般層層疊疊的酥皮,格外誘人。朱營超仔細端詳著每個月餅的成色,就像兒時奶奶做月餅那樣。“現在對原料要求更高,比如以前奶奶用本地大棗做餡,現在我們選用的是新疆灰棗,風味更佳。”
不同于南方月餅的精致細膩,黃莊月餅外形厚實、料足味濃,頗具北方豪邁風格。本地優質面粉與代代相傳的手藝,共同造就了其獨特風味。
3年前回鄉創業的朱營超不斷改進傳統月餅口味,從新世代飲食潮流中汲取靈感。“像玫瑰荔枝、紅豆咖啡這些新口味,靈感就來自奶茶和甜品,低糖低油配方也更符合現在的健康趨勢。”
這些創新產品迅速吸引了年輕消費者。顧客何子傲說:“除了替長輩購買五仁、椒鹽月餅等經典口味,我也愿意為創意口味買單。”
在堅守“老味道”同時,不斷追求“新品質”,成為黃莊月餅持續“出圈”的秘訣。另一家企業負責人朱欣欣介紹,今年企業主推產品“桃山皮月餅”以白蕓豆面替代傳統面粉,實現減油減糖同時,可塑造錦鯉、仙鶴等精美造型。“今年新推出的黃油法式月餅和‘藥食同源’系列月餅也很受年輕人關注。”
今年,黃莊村月餅生產企業已增至83家,日均產量約150噸。“去年全村月餅產值6000多萬元(人民幣,下同),今年有望突破一億元。”黃莊村黨支部書記田亞鋒說,在近日舉辦的第九屆河北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上,五仁、蛋黃等口味的黃莊月餅受到不少外國友人青睞。
與此同時,黃莊月餅也走進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為海外華僑華人送去家鄉味道。“現在是黃莊月餅銷售旺季,我們有大約50位快遞員在此服務,每天能發出近1萬單快遞。”河北順豐速運有限公司高新片區工作人員唐宇函說。采訪間隙,他正與一位美國客戶對接當日發貨細節。
田亞鋒注意到,更多年輕人加入黃莊月餅的生產銷售隊伍,他們借助直播、達人帶貨、連鎖商超等多元渠道,不斷拓展市場。“我們也在思考如何讓黃莊月餅走得更遠。”他表示,當地正在籌備成立月餅協會,建立更高行業標準,并計劃打造黃莊月餅博物館。
作者 趙丹媚 邢璐 俱凝搏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