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王國梁)“十四五”開局之年,市委市政府把加強農村基層黨建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總抓手,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近日,我市正式印發了《鄉村強基固本專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持續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進一步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以堅強有力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助力鄉村振興。
《方案》要求,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為關鍵,建立健全鄉村治理體制機制,提高鄉村治理水平。到2021年底,農村基層黨組織更好發揮戰斗堡壘作用,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明顯加強,村民自治實踐進一步深化,村級議事協商制度進一步健全,鄉村治理體系進一步完善。到2025年,建立起黨組織統一領導、政府依法履責、各類組織積極協同、群眾廣泛參與,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機制全面完善,農村基層政權堅強有力,鄉村群眾自治充滿活力,鄉村公共服務精準高效,黨的執政基礎更加堅實,鄉村治理能力明顯提高。
《方案》提出了推進鄉村強基固本建設四項工作任務:
一是完善黨全面領導鄉村治理制度。首先,建立協同高效的工作機制。建立重點任務清單制度,建立縣鄉黨委書記基層工作聯系點制度,實行村級各類組織定期向村黨組織報告工作、年度述職制度。其次,完善黨建引領的社會參與制度。統籌鄉村黨組織和群團組織資源配置,支持群團組織承擔公共服務職能。在鄉鎮、中心村設立便民服務中心,推行“一門式辦理”“一站式服務”。組織群眾參與鄉村建設行動、公共基礎設施管護、人居環境整治、農村生態保護等。第三,健全常態化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機制。
二是推進農村自治、法治、德治建設。首先,深化村民自治實踐。健全黨組織領導、村委會主導、人民群眾為主體的農村社會治理框架。加強村民委員會規范化建設。建立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法人備案制度。規范撤銷村民委員會改設社區居民委員會的條件和程序。發揮村民委員會下設的各專門委員會作用。完善村民委員會成員履職承諾和述職制度。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接受群眾監督。強化基層紀檢監察組織,堅決遏制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其次,推進農村法治建設。完善基層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加強和規范村法律顧問工作。鄉鎮(街道)指導村依法制定村規民約,確保符合法律法規和公序良俗。加大對農村非法宗教活動的打擊力度,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預農村公共事務。第三,提升鄉村德治水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運用好農村“大喇叭”、村內宣傳欄、微信群、移動客戶端和農村遠程教育等平臺,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
三是加強鄉村干部隊伍建設。首先,健全選拔任用機制。加大鄉鎮黨政正職提拔重用力度。采取本土選、從外引、上級派等方式選拔村黨組織書記。強化落實“四個責任主體”責任。其次,健全人才儲備機制。實行鄉鎮編制“專編專用”,探索“縣編鄉用”等方式推進縣直部門人員編制向鄉鎮傾斜。第三,健全教育培養機制。全面開展村黨組織書記鄉村振興“擂臺比武”,組織村黨組織書記走村觀摩、互學互促;縣級黨委書記每年至少主持召開一次村黨組織書記工作交流會;實施“農村干部學歷能力提升工程”。從2021年起,以“同步課堂”教學等方式,對鄉鎮黨委書記、村黨組織書記、農村黨員集中培訓,今年重點做好新任職村干部履職培訓。第四,健全管理考核機制。按交辦任務、自選任務、日常任務3方面完成情況對鄉鎮工作實施考核。深化落實村黨組織書記縣級組織部門備案管理、縣級聯審制度;實行村黨組織書記競職、創業、辭職“三項承諾”制度,鄉鎮黨委每年年底進行踐諾、評諾、考諾;建立健全村黨組織書記崗位目標責任制和年度工作目標責任制;強化結果運用,實行“末位淘汰”。推行村黨組織書記星級化考核管理模式。第五,健全激勵保障機制。縣直機關提拔副科級以上干部優先考慮具有鄉鎮工作經歷的干部。鄉鎮機關工作人員收入應高于縣直機關同職級人員20%以上,逐步提高艱苦邊遠鄉鎮工作補貼標準。健全以財政投入為主的穩定的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制度。
四是提升鄉村管理服務能力。首先,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力度。落實“1村3名后備力量”目標。實行縣域人才統籌引進使用,健全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農業科技推廣人員“縣管鄉用、下沉到村”機制。其次,充分發揮黨員帶頭致富帶領致富作用。第三,持續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強化縣級黨委統籌,縣級領導班子成員至少聯系指導1個集體經濟薄弱村發展壯大集體經濟。2021年底前,全部消除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在5萬元以下的村,10萬元以上的村力爭達到80%以上。2025年底,力爭打造一批產業特色鮮明、輻射帶動作用強勁的集體經濟示范村。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