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后,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決策部署,近日,我市正式印發了《忻州市鞏固拓展健康脫貧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專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為“接好這一棒”,《方案》明確了今后5年我市農村衛生健康保障工作的總體要求、工作任務、保障措施。
“十四五”期間,我市農村低收入人口基本醫療衛生保障水平持續提升,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逐步完善;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逐步完善,設施條件逐步改善,服務能力和可及性逐步提升;重大疾病危害得到控制和消除,衛生環境逐步改善,居民健康素養持續提升;城鄉、區域間衛生資源配置逐步均衡,居民健康水平差距逐步縮小;基本醫療有保障成果持續鞏固,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和人員“空白點”持續實現動態清零,健康鄉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方案》提出三方面工作要求。一是保持政策總體穩定,鞏固健康脫貧成果。優化疾病分類救治措施,已納入大病專項救治范圍的37種病種,定點醫院原則上保持不變。完善“先診療后付費”政策,在有效防范制度風險的前提下,有條件的地方可將縣域內住院“先診療后付費”政策對象調整為農村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和易返貧致貧人口,患者入院時不需繳納住院押金,只需在出院時支付醫保報銷后的自負醫療費用。繼續開展“雙簽約”服務,家庭醫生簽約團隊繼續發揮健康服務“守門人”作用,干部簽約團隊繼續發揮政策保障“領路人”作用,確保農村脫貧群眾“就醫有保障,報銷有人管”。持續做好脫貧人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逐步擴大簽約服務重點人群范圍,重點做好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嚴重精神障礙四種主要慢性病患者的規范管理和健康服務。健全因病返貧致貧動態監測和精準幫扶機制,主動發現、及時跟進,做好救治、康復等健康服務,配合落實各項醫療保障政策和社會救助、慈善幫扶等措施。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健康幫扶機制。優化鄉村醫療衛生服務覆蓋,動態監測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和人員變化情況,及時發現問題隱患,并采取針對性措施解決,實行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和人員“空白點”動態清零。二是加強和優化政策供給,提升衛生健康服務水平。深化縣域醫療衛生一體化改革推進措施,統籌整合優化資源配置,完善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升縣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大對脫貧地區、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的支持力度。加強村衛生室中醫藥設備配置和鄉村醫生中醫藥知識與技能培訓,大力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補齊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短板,加強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建設,加強疾控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建設,加強縣級婦幼保健機構建設,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兒童保健醫師配備,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服務人員配備。加強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編制、職稱評定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加大本土人才培養力度,支持在崗執業(助理)醫師參加轉崗培訓,實施全科醫生特崗計劃,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持續開展三級醫院對口幫扶,切實落實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助力縣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建設,全力推進三級醫院醫聯體建設。支持推動“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三是加快推進健康忻州行動計劃,健全完善健康危險因素控制長效機制。切實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壓緊壓實屬地責任、行業主管責任、法人和法人代表的主體責任、個人和家庭自我防護責任“四方責任”。強化重點人員管控,加強多點觸發監測預警。深化公共衛生體系改革。加強重點地區重大疾病綜合防控,推進原平市軒崗鎮中心衛生院塵肺病康復站試點建設,加強癌癥、心血管疾病等早期篩查和早診早治,強化高血壓、糖尿病等常見慢性病健康管理。實施重點人群健康改善行動,今年完成51500例農村婦女“兩癌”免費檢查任務,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目標人群數9589人,兒童營養包發放率達到80%以上,營養包有效服用率達到70%以上。加強農村普惠性嬰幼兒照護服務,加大對農村家庭的科學育兒指導力度。全面推進健康促進行動,全面實施健康知識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控煙、心理、環境等健康促進行動。推動健康教育進鄉村、進家庭、進學校,為群眾提供更加精準規范的健康教育服務。開展心理健康促進行動,提升農村居民心理健康素養。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持續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增強農村群眾文明衛生意識,革除陋習,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和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提高農村群眾生態環境與健康素養水平,引導農村群眾主動參與到改善生態環境中來,營造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圍。(本報記者 王國梁)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