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下旬,定襄縣委、縣政府圍繞專業鎮建設,赴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江浙地區進行考察學習,開展“雙招雙引”活動。
在明確“12356”發展思路后,定襄縣持續在提品質、延鏈條、創品牌、強支撐上精準發力,著力將定襄法蘭產業打造成千億級產業集群,力爭實現“一鎮帶一方、一方促全盤”的鏈條式集群發展。
鋼材企業、鍛造企業,閥門產業、緊固件產業、模具產業,數智賦能、園區承載……整產業鏈的考察學習和全供應鏈的“雙招雙引”,就是利用專業鎮建設這一“金字招牌”,在產業鏈上下游進行延鏈、強鏈、補鏈,在互通中共享、在合作中互贏,為積極承載產業轉移奠定堅實基礎。
早在年初的縣委經濟工作會議和《縣政府工作報告》中,該縣就對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經濟發展質量提出了明確的路徑和舉措。
在定襄法蘭專業鎮強勢起步的帶動下,該縣堅定把同步推進產業轉型、數字轉型作為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不斷推進產業結構優化、產業形態重塑、產業能級提升。
一方面是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通過完善和落實鏈長制、鏈主制,加快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持續推動工藝技術進步,實現規模、質量、效益同步提升。另一方面是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實施全產業鏈培育工程,持續推進新能源、節能環保、特種金屬材料等五大產業集群化、規模化發展。同時,加快數字經濟發展步伐,按照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據價值化、治理數字化“四化”協同的思路,以數智賦能鍛造產業整體躍遷。
“只有充分發揮‘鏈主’‘鏈核’和上下游配套企業的‘光合作用’,才能全方位提升產業鏈整體穩定性和競爭力。”在江浙考察學習期間,考察團對產業發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構建‘支柱+新興+未來’產業體系,重點推動支柱產業鞏固發展優勢、提升產業能級,新興產業集群融合發展、擴大產業規模,未來產業前瞻賽道布局、培育新的引領產業,總體形成梯次遞進、接力有序的現代產業體系。”有了相比之下的發展緊迫感,就有了謀劃前行的發展責任感。
下一步,定襄縣將加大產業園區的開發、招商、孵化、運營力度,有效提升鍛造產業智能制造創新服務基地、省校合作基地高質量運營水平,探索發展產業立體綜合體,有效整合、集聚小微企業和家庭作坊,讓資產變資源,實現合作效益最大化,為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推動關聯產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張玉虎)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