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約60億元的10GW光伏電池片生產基地項目預計10月投入試生產、與保定等地共建綠色能源產業科創走廊呼之欲出……一個個項目見證了忻州能源產業的綠色蝶變。
忻州市風、光資源豐富,風、光可開發資源量超過2500萬千瓦,新能源占比、規模、品種、結構在全省優勢明顯。截至去年年底,忻州市可再生能源裝機達945萬千瓦,占比5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新能源裝機總量和占比均位居全省第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2022年全市累計發電量513.46億千瓦時,“三縱一橫”輸送網絡源源不斷將電能輸送到千家萬戶。
實現“雙碳”目標,能源是主戰場,電力是主力軍。推動清潔能源高質量發展,忻州將從積極推動煤炭和煤電一體化、煤電和新能源一體化,構建能源全產業鏈發展格局,大力發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加快新能源匯集站建設,構建“地熱能+”多能互補格局,做好能源保供和新能源開發兩篇文章,推動綠色能源產業數實融合7方面發力。
同時,為適應能源轉型需要,進一步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忻州正謀劃推進與保定等地共建綠色能源產業科創走廊。其目標就是要在忻州、保定兩地合作的基礎上,聯動北京、雄安、太原,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實現五地同頻共振,按照綠色低碳、協同共享、創新示范、融合發展的理念,根據各自區域優勢、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創能力等基礎要素,圍繞能源開發與應用、能源及電力裝備產業、氫能、儲能等產業細分領域,整合并規劃布局新場景、新賽道,共同打造萬億級能源開發與裝備產業集群,形成國內一流的綠色能源產業科技創新集聚地。
布局更“優”,底色更“綠”。忻州將通過資源和科技的集聚,搶占產業制高點,推動能源產業有機更新、破舊立新,在“東進”戰略中加快與京津冀、雄安新區協同發展,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鄭 娜)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