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在重慶大學開展“雙招雙引”活動,引起大學生們廣泛關注。 記者 張存良攝
技能培訓熱火朝天、招聘活動如火如荼、創新創業熱情高漲……在忻州,生動的“穩就業”“促就業”圖景隨處可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是新時代新征程就業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
今年以來,我市各地鉚足勁、拉滿弓,把就業工作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實在行動上,強化對接聯動,深挖就業崗位、搭建對接平臺、提升服務質效,一步一個腳印點亮了萬家燈火,為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厚植幸福底色。
援企穩崗 釋放創業就業活力
善用政策杠桿,去激活就業市場的“一池春水”,是我市一以貫之的做法。今年以來,我市深入落實減負穩崗擴就業、失業保險降低費率、穩崗返還等政策,加強對就業容量大的服務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支持,推動政策精準落實、公平普惠、高效直達,真正讓政策紅利從“紙上”落實到“賬上”。截至5月中旬,全市就業補助資金支出3724.99萬元。
另外,我市發揮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強化創業孵化基地、示范園區等創業載體建設,鼓勵支持自主創業、返鄉創業,進一步開拓就業渠道、釋放就業潛力。
心系百姓 保障重點群體就業
就業穩則民心安,促進重點群體就業,事關民生底線。如何為重點群體搭建就業平臺?怎樣穩定就業?一直以來,我市全力以赴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精準為重點群體“把脈問診”,開出“就業良方”。
在高校畢業生方面,我市進一步拓寬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民營企業、小微企業就業,將就業服務、專項招聘、技能培訓等向校園前伸,統籌做好就業促進、創業引領、基層成長、見習培訓等工作,加強對困難畢業生專項幫扶和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實名幫扶,積極為他們出點子、架梯子,讓這些奔騰的“后浪”有更多就業選擇的空間。
在農民工方面,我市通過返鄉創業、勞務品牌、技能培訓、勞務協作“四輪驅動”,促進農民工特別是脫貧勞動力實現就業。截至4月底,我市為11367人發放就業穩崗補助1364.05萬元,186個就業幫扶車間吸納勞動力8771人,其中脫貧勞動力3635人。
在就業困難群體方面,我市深入實施重點社區農村就業幫扶行動,及時將就業困難人員納入援助范圍。對通過市場渠道難以實現就業的人員,運用公益性崗位予以安置,保持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聚焦需求 創新就業服務體系
一面是缺工的企業,一面是尋找就業的人群,把就業市場供需兩端有效對接,是切實解決就業問題的重要抓手。
我市投資建成的1.4萬平方米的綜合性人力資源服務市場及人力資源產業園,已引進23家人力資源公司入駐。14個縣(市、區)公益性零工市場全部建成并規范運行,實現了全覆蓋。我市與山西中部城市群五市簽訂就業服務一體化發展合作協議,實現就業服務體系、創業服務載體、技能培訓機制、社保卡服務模式、人力資源平臺“五個共建共享”。堅持上下聯動、線上線下結合、市內市外招聘一體推進,多頻次開展“10+N”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截至4月底,開展各類招聘活動77場,參會企業2574家,提供就業崗位132533個,服務求職人數77811人。
關山初度塵未洗,策馬揚鞭再奮蹄。我市將繼續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下足真功夫、拿出硬舉措,持續促進就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不斷增強廣大勞動者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記者 張 曄)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