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忻州聚焦項目落地提速與群眾辦事便捷兩大關鍵,以全鏈條改革舉措優化營商環境,通過“雙輪驅動”讓企業投資更便利、群眾辦事更快捷,持續擦亮營商環境“忻”名片,全市市場主體與群眾獲得感顯著提升。
審批環節的“瘦身”與“提速”,是這場改革最直觀的突破。在項目全周期服務上,我市打出“精準護航+集成辦理+立體賦能”組合拳,推動審批效能系統性躍升。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開通省市重點項目審批“綠色通道”,組建276人專業領辦隊伍,提供“項目管家”專屬服務與延時辦理窗口,通過臺賬管理、動態跟蹤,精準破解立項、用地、環評、施工許可等關鍵環節堵點。
今年6月底,山西國際能源集團云光公司忻州神池霸業梁風電場技改擴容項目遭遇核準立項文件缺失困境。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立即啟動“容缺受理”機制,項目管家全程跟蹤指導,用最短時間完成從申請到批復全流程,保障了這一重大能源項目如期并網?!皩徟块T主動超前服務,讓我們真切感受到忻州速度!”企業負責人在拿到批復文件時感慨地說。
此外,我市還創新推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審批、工程建設“工規+人防”并聯辦理、聯合驗收等“一件事”集成服務,其中“工規+人防”并聯辦理將申請材料從7項精簡至5項(減少28%),審批時限從40個工作日壓縮至5個(壓縮87%),實現“一套材料、一次申報、并聯審批、快速發證、全程網辦”,目前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等14個項目已享受到這一“極速服務”。線上線下涉企服務同步發力,線上打造“一站式”政策平臺,首批12個獎補事項中,“民企百強及服務業20強”60萬元獎勵已實現線上直達兌付;線下分設不動產、稅務、社保等6大涉企服務專區,集政策咨詢、審批指導、“辦不成事”研判于一體,全方位降低企業非市場風險。
改革的溫度,最終體現在民生服務的細節里。針對群眾反映突出的“辦事難、慢、繁”問題,忻州以刀刃向內的改革力度推動政務服務“即辦化”,讓高頻業務邁入“立等可取”時代。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全面梳理254項審批事項,聚焦高頻、多環節、耗時長業務,將延續類事項作為突破口,通過精簡材料、優化流程,推動一批延續事項向“20分鐘即辦”轉變,顯著降低證照延期對企業經營的干擾。
同時,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以領導班子“走流程”體驗活動為契機,直擊辦事痛點,建立問題臺賬限時整改機制,推動商品房預售合同備案等12項延續事項納入首批“即辦清單”,同步建立“容缺受理、幫辦代辦、審批章管理、結果撤銷”4項長效制度。通過開展審批流程標準化培訓固化相關成果,首批12項“即辦件”工作開展以來,審批時限平均壓減91%,材料精簡12.5%,綜合窗口已高效辦結2306件次。改革正向基層延伸,目前全市各縣(市、區)已有161項縣級高頻事項納入即辦清單,讓便民服務觸手可及。
以前是“企業追政策”,現在是“政策找企業”。不論是“極速審批”,還是“20分鐘即辦”,忻州的改革實踐證明: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如今,我市項目審批跑出加速度,企業獎補實現“線上直達”,高頻民生業務邁入“立等可取”時代。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負責人表示,今后將持續深化改革,拓展“即辦”事項覆蓋面,優化全流程服務,讓營商環境優化成果更廣泛、更直接地惠及企業與群眾,為忻州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動力。(記者魏鵬飛)
(責任編輯:盧相?。?/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