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華燁RGB光源封裝車間一角。本報通訊員攝
半年前的杭州第十九屆亞運會上,自行車比賽場館、鐵人三項賽事場地等多個運動場所,流光溢彩,引人贊嘆。觀眾可能并不知道,這些點亮的屏幕與閃爍的光源,就來自長治。如果還要向前追溯,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的“硬核科技”——深紫外LED消毒機器人,同樣來自長治。一枚枚芯片,或微光如炬,點亮著生活的多彩;或靜中蓄力,在我們無法窺視的消殺領域大顯身手。這些看見和看不見的光,在長治匯聚成一個近百億級的產業集群。
從無到有、從有到全、從全到優,這是一項項新技術不斷革新和產業化的探索歷程,圍繞LED光電產業,長治不斷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已發展成國內少有的集襯底、外延、芯片、封裝、照明、消殺等于一體的LED全產業鏈。這也是一個搶抓機遇、創新發展的生動實踐,長治市以電子信息作為新興支柱產業,打造光電產業集聚區,僅去年一年,相關市場主體就增加了20戶,已成為全國最大的LED封裝和顯示應用產品研發、生產基地,主導產業產值占到全省LED產業的95%以上。
從“0”到“1” 延伸出一條LED全產業鏈全產業鏈
全自動固晶機上,微米級的針頭不斷上下“敲打”,如同正在走線的縫紉機。滿負荷產能運轉下,一卷卷LED燈珠卷盤火熱下線,組裝為一塊塊LED顯示屏。這是高科華燁最普通的一個車間,它創造了140天從建廠到投產的業界速度,也見證了長治LED產業的崛起與發展。
從白手起家到打破國外LED專利封鎖,實現我國第一個技術原創型戰略基礎產業的創新;從名不見經傳到躋身全國同行業前列、LED顯示屏位列前二、燈珠封裝位列前三,并擁有國家級光電檢測中心,實現超小間距高清商用LED顯示技術的突破,榮列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中央投資項目,獲得歐盟、俄羅斯等海外商標權,總工程師王巖科告訴記者:“經過10多年發展,高科華燁已成為全國最大的LED光源封裝、LED顯示屏應用產品生產制造基地?!?/p>
10年前的長治,以先發優勢打開了LED產業發展的全新空間,現在的長治,則化優勢為勝勢,跑出了加速度。作為全國首批、山西唯一的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在轉型發展進一步加快的新形勢下,長治圍繞制造業綠色化、智能化、網絡化融合的高質量發展理念,在新舊動能轉換上精準破題,積極搶灘占先,將LED產業作為重點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國內率先布局紫外LED產業,制定《第三代半導體紫外LED產業發展五年規劃》,出臺《半導體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實施方案》,全力打造LED技術策源地、產業集聚地。
立足培育新興產業支柱產業,長治市圍繞電子信息產業集聚區這個核心,搭建起科技創新和產業服務兩大平臺,強化了LED光電產業、能源電子產業、基礎電子產業三大園區,建成了LED產業國家級實驗室、院士博士工作站、科研站,躋身為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成員。發揮產業基礎優勢,著力延鏈、補鏈、強鏈,依托科研院所、創新平臺等資源,加強關鍵性技術聯合攻關、加速產業化進程,全方位推進LED產業高質量發展。
如今,由高科華燁主導的長治LED產業園已集聚了20多家公司,形成垂直型產業集群和全產業鏈條,成為我國LED產品出口的重要基地。它的能量還在積聚,年初,隨著產能的提升,不僅迎來了三星、海信等知名企業的橄欖枝,也為年產值突破120億元打下堅實基礎。
從“芯”出發 牢牢掌握關鍵核心技術
在LED的發光世界里,通常用到的就是照明,這些我們能看到的光,波長在400nm—700nm。其實還有一種紫色光,波長在370nm—410nm,它再往下波長200nm—350nm的光線被稱為深紫外線,具有消殺的作用。這項前沿技術就從中科潞安走進了我們的生活。
“晉芯守護”是個品牌,也是系列產品。它時而是包裹消毒機,時而是手持消毒棒,有時能配合加濕器、空調等電器成為“功能家電”,有時又可獨立成為殺菌機器人。在長治,中科潞安通過“嘗新”實現“破新”,生產出了使用場景眾多的“黑科技”。
能交出這樣一份成績單,來源于手握核心技術的底氣和一路向光而行的信心。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獲得者李晉閩領銜的研發團隊,這個與美日領先機構同處國際一流的隊伍,先后取得了深紫外LED生產設備和外延工藝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首創了國際NPSS納米圖形深紫外技術,攻克了氮化鋁單晶生長和襯底技術,研發出公共衛生安全殺菌消毒應用技術等,獲得有效授權專利200余件。
科技強最終的落腳點是產業強?!叭绾伟蜒芯啃偷脑O備轉變為量產型的設備,我們經歷了一個艱難的摸索過程。”中科潞安研發負責人、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博士劉乃鑫告訴記者,為了形成批量生產,他們研發垂直結構,突破平面結構LED效率低的難點;研究倒裝無金線封裝,解決傳統正裝封裝散熱差的問題;創新更適合的材料,實現精密工藝與器件的更精密化封裝……中科潞安以難以想象的韌性“爬坡過坎”,建成全球首條量產深紫外LED生產線,成為國際上僅有的集核心裝備、核心材料、芯片制造、封裝應用于一體的垂直整合型深紫外LED企業。
在長治,新科技與新產業相結合,迸發出巨大生產力的例子并不少見?!按龠M科技成果轉化,構建LED新業態”這根弦從不松勁,正是這樣堅持的力量,推動紫外LED外延及芯片、MOCVD核心裝備的持續攻關,推動氮化鋁單晶襯底的重大突破,推動長治成為微小間距LED顯示技術的主要變革地,推動108吋、136吋、163吋,2K、4K全系一體機在長治的全線布局,推動新型顯示領域技術和產品在長治成長起飛。
聚鏈成群 繪就產業發展“全景圖”
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貢獻突出,1—12月份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比增長33.4%,占比為13.6%,貢獻率為111.1%,上拉工業增速3.7個百分點。這是長治去年的答卷。抓住了產業發展的機遇期,提前布局產業鏈上下游,以龍頭企業的發展帶動LED完整產業鏈的加速集聚,也許這就是這份答卷的亮點所在。
既有產業聚焦,又有政府頂層設計,通過科研機構、園區載體、企業和資本之間的聚合運轉,長治的LED產業形成了合縱連橫、高集中度的態勢。
在高科華燁和中科潞安的“鏈主”帶動下,產業鏈條急速擴張,細分出照明顯示屏、深紫外、遠程熒光三個LED相關板塊。高科華興、華杰LED、福萬達、先鋒晶銳、新視界等企業融合了外延芯片—封裝—顯示照明;中科潞安紫外光電、華微紫外半導體主導了紫外LED;遠程熒光LED串聯起艾美康源、中然智曙等企業。在產業鏈末端,還有像瑞恩光電的LED燈珠支架、新創源的LED燈珠載帶蓋帶、領端智造的LED燈珠載帶蓋帶、晉潞注塑外殼支架這樣的企業和產品。
為確保LED產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長治始終聚焦于“產”,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延伸拓展產業鏈條,加速配套企業落地,不斷鞏固產業優勢地位。聚焦于“研”,積極主動與聯盟協會、專家學者、高校院所、領軍企業等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機制,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夯實產業發展核心競爭力。聚焦于“招”,理順掌握產業發展底層邏輯基礎,明確產業發展方向、招商引資目標和延鏈補鏈強鏈重點。
“我們主要通過從技術突破帶動產品的研發,再帶動上下游企業的集聚。目前,從材料端到設備端,到芯片研發端,再到封裝,最后到下游應用,已實現LED全產業鏈布局?!遍L治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方晉斌告訴記者,后續的儲備與發展,仍將主要通過“延鏈補鏈強鏈”工程,著重解決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薄弱等短板,新建COB新型顯示封裝、3億顆紫外LED芯片、電子觸摸屏和智能終端設備等項目,打造兩百億級的LED產業矩陣。
2月18日,最新的《長治市激勵LED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辦法》正式公布實施。該辦法圍繞項目建設、設備購置、高附加值LED產品推廣、產業鏈智能化升級改造、LED產業人才隊伍建設五大方面,給予政府補貼,支持LED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將LED產業培育成為布局科學合理、供應鏈完整高效、技術優勢明顯的產業集群。
記者手記:
長治市是我省LED產業起步較早的市,也是我省LED產業發展迅速的市。早在10年前,長治市便積極布局,構筑起全國唯一的LED垂直產業鏈,規模占到全省的95%以上,龍頭企業生產規模挺進全國同行業前三。目前,全市已有LED企業30余家,并擁有國家級光電產品檢測中心和實驗室,積聚了雄厚的技術力量、研發優勢和后發潛力,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均大大高于全省和全國平均水平。
以加速轉型為要求,長治市將LED產業作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優勢支柱產業,立足國家級半導體光電產業基地建設,以高科華燁集團和中科潞安兩大龍頭為引領,聚焦產業鏈兩端和價值鏈高端,構筑出LED的完整產業鏈,著力打造LED千億級優勢產業集群。在全面提升LED垂直一體化產業鏈水平的基礎上,他們在全國率先布局規劃深紫外LED,建設了全球首條量產化深紫外LED芯片生產線,并同步建設了半導體產業技術研究院。
從2019年到2023年,每兩年一屆的紫外LED國際會議暨長治LED產業發展推進大會已成功舉辦三次,這充分體現了長治市光電產業的發展優勢。在這一產業領域,長治現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家、通過CNAS認證的國家級檢測中心2家、省級光電工程研究中心1家,建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4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家,承擔省級科研項目2項、市級科研項目5項,擁有專利397項。
本報記者李家鳴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