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8月13日獲悉,165kW氫燃料電池發動機日前在位于朔州市平魯區的朔州雙碳產業研究院成功下線,我省氫能產業化發展取得又一重要突破。
上海交通大學燃料電池研究所所長、教務處處長章俊良介紹,由該校作為主要研發單位研制的165kW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完全由我國自主研發,不僅具備國際先進水平,還能在-30℃的嚴寒環境下實現400公里以上的穩定續航。依托自主核心技術,整條生產線每年可減少柴油消耗2.7萬噸,創造產值超2億元。不僅如此,這條生產線所生產的165kW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具備高功率密度、長壽命等優勢,能有效降低氫燃料電池的使用成本,滿足重卡運輸對于載重、續航和性能方面的實際需求,可廣泛應用于長途運輸、礦山等領域。
據了解,氫燃料電池主要有續航里程長、環境適應性好、加氫時間短等優勢,是交通領域理想動力選擇。在165kW氫燃料電池發動機成功下線之際,平魯區同步啟動加氫站建設,并舉行朔州文景氫燃料發動機整車配套項目集中簽約儀式,簽約的6個項目覆蓋公交客運、物流運輸、重型卡車等多元應用場景,將有效推動氫能從生產端向終端應用延伸。 (袁兆輝 張小菊)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