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晉帥妮)日前,省住建廳等7部門聯合印發《山西省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補充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從激發住房消費活力、優化資源配置、強化要素保障、提升服務效能等多個維度,推出15條具體舉措,進一步推動我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15條措施包括:提升房產促銷活動精準性;積極引導住房“賣舊買新”;擴大住房公積金使用范圍;優化住房公積金使用政策;適時發放換購住房補貼;加強住房消費金融支持;規范房地產項目銷售行為;大力推行貨幣化安置方式;加力推進收購存量商品房工作;盤活存量房地產開發土地;大力推進“好房子”建設試點;完善房地產項目周邊配套設施;優化預售資金監管;優化“白名單”融資制度;優化竣工驗收及不動產登記等。
《措施》要求,因地制宜大力推進“好房子”建設試點工作,切實貫徹落實國家《住宅項目規范》要求,在選址上完善配套、在戶型上優化結構、在居住細節上拓展功能,從空間布局、環境營造、建筑風格、結構建材、節能環保、物業服務等公共服務配套等方面進行全面提升,通過高品質供應保障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
《措施》明確,優化“白名單”融資制度。持續推進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擴圍增效,確保合規項目“應進盡進”,保障房地產項目合理融資需求。鼓勵金融機構豐富金融產品供給,優化貸款審批流程,提高金融支持效率,為“好房子”試點、“白名單”等項目提供精準高效金融服務。
我省將優化竣工驗收及不動產登記。對同一宗土地上分批次建設的項目,支持符合條件的部分單體建筑先行竣工驗收;在嚴格工程建設和資金使用監管的前提下,對部分建筑已完工且相應建筑面積比例的土地出讓價款已繳清的,經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可根據建筑面積占比對應的土地辦理不動產登記手續,支持房地產項目實現“房證同交”。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