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10月20日從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我省現行有效生態環境地方標準已達53項,其中強制性標準11項、推薦性標準42項。《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焦炭單位產品二氧化碳排放統計規范》《致密氣開發生態環境保護技術規范》《煤矸石生態回填環境保護技術規范》等一批地方標準,為破解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痛點,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提供技術支撐。
據介紹,《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明確的排放限值嚴于國家標準,尤其針對顆粒物和氨的無組織排放提出管控措施,解決了當前標準難以滿足環境管理需求的問題,可直接改善水泥生產企業及周邊大氣環境。《焦炭單位產品二氧化碳排放統計規范》統一了排放源計算方法與數據監測要求,破解了焦炭產品碳排放無法公平比較的難題,助力我省從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推動焦化行業低碳發展。《致密氣開發生態環境保護技術規范》結合我省致密氣開發實際,系統規定生態修復、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等全流程要求,促進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協同推進。《煤矸石生態回填環境保護技術規范》則填補了我省煤矸石規模化綜合利用與無害化處置的標準空白,能有效指導煤矸石回填場地的運營管理及生態修復實踐的規范實施。(任曉明)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