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山西財經大學東山校區5座元代墓葬發掘資料。5座墓葬形制基本相同,還發現有火葬及遷葬合葬現象,為認識太原地區元代平民墓提供了新材料。
山西財經大學東山新校區位于太原市小店區北營街辦崗頭村東,所處區域在歷次文物普查中發現多處遺址、墓葬,屬于太原市地下遺存重點保護區。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與太原市文物保護研究院等單位聯合,對山西財經大學東山校區勘探發現的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本次發掘發現5座元代墓葬,有3座墓葬可見棺木殘留,1座墓葬有生土掏挖的棺床,1座墓葬未見葬具,可辨別的遺骸均為頭向東。共出土遺物9件,其中,陶器3件、瓷器3件、銅錢3枚。
太原及周邊地區過去發掘的元代墓葬數量較少,目前,已發掘并公布的元代墓葬大多數為磚室墓或石室墓,墓葬大多數為南向,本次發掘的5座墓葬均坐北朝南,墓道位于墓葬的南側,墓葬形制及葬式同周邊地區元代墓葬一致。
山西地區元墓遷葬合葬現象比較常見,太原及周邊元墓也常見呈堆放狀態的遷葬骨骼,本次發掘的其中3座墓均可見遷葬現象。由于佛教世俗化以及普通民眾經濟水平低下等原因,元代山西地區比較流行火葬,本次發掘的其中一座就是火葬墓。綜合判斷,5座墓葬年代應為元代。(陳辛華)
(責任編輯: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