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陽泉市高新區園區內,一套套銀灰色的“龐然大物”整齊擺放,這些是華鈉芯能公司研發制造的鈉電煤礦應急電源。“如果煤礦遭遇雙回路停電事故,鈉電應急電源能瞬間啟動,為井下撤離和救援提供72小時電力保障。”華陽集團華鈉芯能總經理趙德悅介紹。
今年8月,鈉電煤礦應急電源設備成功入選國家能源局第五批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名單,同時也是我省唯一入選的項目。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把推動高質量發展確定為“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在準確把握未來5年發展大勢的基礎上部署了戰略任務,就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作出重大部署。
華陽集團干部職工認真學習領會全會精神,深化改革創新、推進轉型發展的決心更加堅定。集團負責人說,將緊盯政策導向,科學謀劃重大項目,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不斷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不斷提升集團核心競爭力,以突出成效為轉型發展和能源革命貢獻華陽力量。
鈉電、儲能是華陽集團錨定的產業轉型方向。作為陽泉市儲能產業鏈的“鏈主”企業,華陽集團旗下華鈉芯能正以全鏈條創新深耕鈉離子電池產業,積極探索新一代能源儲存技術,通過從“一塊炭”到“一塊電池”的躍升,推動企業發展與城市轉型同頻共振。
鈉電具有安全性能高、低溫性能好的比較優勢,在零下40℃,能量容量仍能保持80%以上。因此鈉電被列為新型儲能重點發展方向。今年,省能源局等部門發布《關于推進全省煤礦配置應急電源的通知》,要求全省所有井工煤礦要配備應急電源,這為華鈉芯能加快產業化帶來了重要機遇。
趙德悅表示,華鈉芯能將從市場需求出發,持續探索“科研+產業+應用”一體化路徑,“創新研發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核心支撐,近期我們聚焦聚陰離子工藝攻堅,有望在11月實現量產,為相關產品提供更優質的技術解決方案。”
由于北方地區冬季氣溫低且漫長,低溫環境下鋰電池性能衰減嚴重,而鈉電的特性卻正好能夠填補這一空白。華鈉芯能透露,新能源重卡也是其下一步發力的重點方向。(山西日報記者蘇曉晨)
(責任編輯: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