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富杰
五年砥礪奮進,五年破浪前行?!笆濉逼陂g,忻州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再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十三五”時期是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我市工信和國資監管系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按照省、市系列部署,緊密結合我市工信、國資工作實際,緊扣“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圍繞省、市確定的工作重點,對標一流,狠抓落實,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要求,以加快工業新舊動能轉換為主線,持續加強要素投入,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分類推進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穩步提升企業效益,全市工業經濟實現平穩較快發展,為全面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市場主體不斷增加 工業經濟再上新臺階
“十三五”時期,忻州市營商環境持續改善。經過連續幾個大干城建年,城市環境和基礎設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城市管理水平大大提升,忻州成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這些國字號的“金字招牌”大大增加了忻州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吸引力,忻州成為遠近聞名的宜居之城、宜業之城。環境好了,前來投資興業的客商更多了。忻州市委、市政府相繼出臺了多項扶持企業發展的文件,支持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全市市場主體不斷增加,特別是小型和微型企業快速增加,從2016年的288個增加到2019年底的365個。全市工業經濟的規模和質量都得到提高。
2016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工業增加值完成217.2億元,同比增長2.6%,增幅排名全省第四。2017年,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實現利稅100.5億元,同比增長95.5%。2018年,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實現利稅133.3億元,同比增長43.1%。2019年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1%,實現利稅同比增長0.5%,高出全省平均增速13.9個百分點。2020年1至9月份,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全市制造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同比上升率完成2.98個百分點,超出考核目標任務2.43個百分點,完成時序進度,全省排名第一。預計2020年全市制造業占工業增加值比重同比上升率可完成2個百分點左右,全省排名在第一方陣。
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新興產業蓄勢賦能
轉型發展是“十三五”時期經濟工作的主旋律。忻州正全力追趕在新型工業化的道路上。忻州一直是一個農業大市,工業基礎薄弱,“一煤獨大”現象嚴重。近年來,我市一方面加快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步伐,非煤產業在工業經濟中的比重逐年增加;一方面積極培育和布局新興產業發展,在新興產業的發展上邁出了堅實步伐。新興產業正在為忻州轉型發展蓄勢賦能。比如,忻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半導體產業園區從材料到芯片、封裝、應用的半導體全產業鏈正在形成。忻州半導體產業園已成為全省三個半導體產業集群之一。除忻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在黃河之濱、在五臺山下,忻州各縣(市、區)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時提出的“在新基建、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新產品、新業態上不斷取得突破”的重大要求,一大批新的產業和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展開,成為推動忻州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2016年,全市規模以上非煤產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47.42億元,同比增長4.9%,占工業增加值比重為67.9%。全市工業投資完成471.11億元,其中工業新興產業投資完成251.09億元,占到全市工業投資的53.3%,超出省定目標計劃15.3個百分點。2017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煤炭產業占工業增加值比重為40.62%,全市工業投資完成189.6億元,有56個項目列入2017年全省工業轉型升級重點項目庫,有11個項目獲得2045萬元省級技改專項資金支持。2018年,全市制造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上升了1.9個百分點,62個項目列入全省工業轉型升級重點項目庫,有7個項目獲得3998萬元省級技改資金支持。2019年,煤炭工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降低率完成1.82個百分點,制造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上升率完成1.27個百分點,有17個項目獲得了12526萬元的省級技改資金支持。2019年實施重點工業轉型項目68個,有13個項目完成投資并建成投產。特別是有4個項目列入山西省轉型項目建設年128個工業轉型升級重大項目名單,其中,華晶恒基藍寶石項目和中科晶電砷化鎵項目推進迅速。2020年,我市新興產業發展繼續穩步推進,顯示出更大發展后勁。
加大科技投入 創新能力顯著提高
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關鍵?!笆濉逼陂g,我市持續加大科技投入,積極培育和支持企業建立健全技術中心,使企業創新能力顯著提高。全市著力開展平臺創新、合作創新、項目創新“三項工程”,推進技術研發、技術改造、技術推廣“三類項目”。鼓勵規上工業企業以產業聯盟為載體,加強與產業鏈上下游、知名高校、重點院所、龍頭企業合作,緊緊圍繞八大標志性引領性產業集群,推動關鍵技術研發,實施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堅計劃,集聚高端創新資源,促進創新合作,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2016年,培育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7戶。2017年,培育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2戶。2018年,培育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5戶。2019年,培育省級企業技術中心4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4戶。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戶、省級行業技術中心1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0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09戶,初步形成了國家、省、市三級企業技術中心的階梯架構體系,實現了14個縣(市、區)技術中心的全覆蓋。技術創新體系基本形成,企業的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產學研合作的基礎進一步夯實。全市2020年研發經費支出增長速度超過10%。
信息產業加速推進 工業化信息化融合發展
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是黨的十七大提出來的任務,黨的十八大又提出兩化深度融合的目標,讓信息化與工業化在更大范圍、更細行業、更廣領域、更高層次、更深應用、更多智能方面實現彼此交融。信息化建設是企業快速發展的助推器。企業要發展,信息化建設要走在前面。“十三五”期間,我市信息產業加速發展,為全市工業化進程提供了支撐和保障,信息化與工業化得到深度融合。
2016年,我市實現了4G網絡在市區、縣域城區的覆蓋,重點鄉鎮、景區以及重要高速線路基本全覆蓋,農村覆蓋率達到80%以上。2017年,共新建4G基站962個,完成了280個行政村的通寬帶任務,寬帶通達率達到70%。2018年,成功申報第三批電信普遍服務試點項目,完成了1475個行政村進行寬帶建設和65個行政村進行提速改造工程。電信普遍服務工作受到了百姓的高度認可,為我市農村的信息化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圓滿完成了信息化扶貧工作任務。2019年,以第五批電信普遍服務為契機,對我市的707個行政村進行4G信號覆蓋建設,已于2020年9月完成驗收。2020年,全市累計完成改造建設5G站址1158個,開通5G基站935個。目前,忻州市、原平市、定襄縣實現了中心主城區5G網絡連續覆蓋。
在“兩化融合”方面,我市積極培育“5G+”應用項目。全市培育5G+智慧應用項目14項,其中5G+智慧煤礦項目8項,落地2項,達成合作意向6項;5G+智能制造項目1項;5G+智慧園區項目達成意向3項;5G+智慧文旅項目2項。與此同時,不斷提升“兩化融合”水平。恒躍鍛造、昊坤法蘭、五臺沙棘3戶企業通過國家級“兩化融合”貫標評定,分別獲得省級獎勵資金100萬。目前我市共有5戶企業通過了國家級“兩化融合”貫標評定。代縣牧原養殖八場基于物聯網的生豬養殖大數據農業應用示范項目,列入省數字經濟發展專項資金支持范圍,獲得省級財政資金支持211.73萬。山西晨輝鍛壓設備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智能化改造、上云服務項目,獲得省級財政資金支持52.87萬元。
堅持一企一策 分類推進企業改革
“十三五”期間,我市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努力盤活國有資產,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實現企業轉型發展。在改制過程中,堅持一廠一策、分類指導,部分僵尸企業被清理,部分企業通過改制在新的業態下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一是堅持盤活資產、實現轉型發展。充分利用企業區位優勢、合作方資金和管理運營優勢,盤活資產、合作開發、轉型發展。在云河集團公司實現轉型發展的示范引領下,市縣一批企業通過轉型擺脫了困境。忻府區化機廠、陶瓷廠等轉型項目投入運營,忻州鍛壓機床廠、鐵合金廠與陽泉聯豐集團忻州地產公司共同出資分別組建了轉型項目公司進行轉型項目建設。
二是重點領域混改、促進結構調整。神達能源集團公司與新加坡凱希投資公司合作,共同出資成立的混合所有制山西新達環??萍加邢薰?,將促進煤炭開采過程中伴生的煤矸石等固廢物的環保綜合利用,實現地方經濟和社會效益雙贏。同時,神達能源集團公司正在與浙電集團洽談,進行跨區域合作,實現煤電一體化發展。
三是著力多元混改、助推產業發展。忻州資產經營集團有限公司致力于資本運作,開展多元混改,分別與陜西袁家村商業策劃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山西佳新房車營地投資有限公司、北京潤恒投資有限公司、珠海市清宇環??萍加邢薰尽⑸轿鹘鸬擂r業開發有限公司等組建成立混合所有制公司,實現了從建立初期的“一體兩翼”向“一體多翼”發展格局轉變,經營領域拓展到文化旅游、金融、土地開發治理、小雜糧開發等區域重點產業領域,有力地促進了地方重點特色產業的規?;?、集約化發展。
策馬揚鞭再奮蹄。當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努力在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中蹚新路。讓我們團結一心,奮發有為,為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山西篇章作出忻州貢獻。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