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骚妇被后入式爆草抓爆-大学生高潮无套内谢视频-中文字幕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頻道>>聚焦忻州>>正文
繁峙縣山會村:業興民悅繪新圖
2025年05月15日 10時17分   忻州日報

春生沃野山川秀,陽光照耀煥生機。

走進繁峙縣山會村,入目是平坦寬敞的道路、別具一格的光伏長廊、錯落有致的庭院、干凈整潔的村落、田間勞作的村民,優美怡然的自然風光與靜謐純樸的田園景觀讓人心情舒暢,一幅草木蔓發、創業增收、宜居宜業、幸福和諧的美麗鄉村新畫卷正盡情鋪展延伸。

山會村位于五臺山北麓、滹沱河南岸,毗鄰繁峙縣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園區,地勢平坦,交通便利。近年來,該村積極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立足黨建引領,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持續改善鄉村人居環境,不斷提升鄉村風貌,破解村務治理難題,滿足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蓬勃生機。

借光生金 集體經濟強起來

山會村的進村大道旁,一排排光伏電板整齊劃一,組成一道長廊,在太陽照射下熠熠生輝,散發著寶藍色的光芒。據了解,這條依托進村大道建成的光伏長廊總長450米、寬11米,長廊頂部安裝光伏發電設施1.55MW,總投資500多萬元,目前已經并網發電,每年為村集體增收60萬元。

山會村全村戶籍人口3125人,以前屬于靠天吃飯的農業村,村民主要種植糧食,靠外出打工增加收入。“如何能在村集體和村民少投入的情況下,找到一個適合村子發展、帶動村民致富的項目?我們就把目光放在了光伏發電項目上。經過多方考察,在砂河鎮的支持下,我們與相關光伏發電企業合作,建設了光伏長廊。”山會村黨支部書記鄭利軍介紹。

“我們村土地資源相對比較緊張,利用道路建設光伏長廊,可以節約土地資源。長廊的設計花了很多心思,除了具備光伏電站屬性,設計高度不影響道路的通行外,還可以為村民遮陽擋雨。目前已經建設完成兩道光伏長廊。”鄭利軍說。

除了建成光伏長廊外,該村還在村委會和學校建設屋頂光伏,總容量為770KW,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40萬元。

光伏產業帶來的收入,帶動了多種產業的發展。從去年開始,山會村計劃每年投入30萬元,在村南面的山坡上實施沙棘、連翹種植項目,去年完成14萬株沙棘苗和7萬株連翹苗的栽種。山會村面粉加工廠也在去年投產運營,并積極拓展市場擴大銷售,已與山西建投四建集團簽訂常年供應合同。

整治村貌 人居環境靚起來

街巷道路筆直平坦,房前屋后清潔整齊,文化廣場寬敞亮麗……近年來,山會村大力提升村容村貌,硬化、亮化、美化一起抓,讓全村面貌煥然一新。

“以前村里的路都是土路,每次出門晴天一身土、雨天滿腿泥。現在,全村不但道路進行了硬化升級,而且清理整治了破舊房屋和殘垣斷壁,建起了文化廣場,村里的面貌大幅提升。”村民老鄭對記者說。

在村容村貌整治中,山會村整修殘垣斷壁8000多米,鋪設瀝青街巷道路5萬多平方米,為進村路鋪設路緣石、修筑排水渠,梳理規范電力、通信等各種線路桿,徹底改變了村民亂搭亂建、亂堆亂放的不良習慣。同時,積極推進地下綜合管道建設,在村內南北主干道建設0.8米寬、0.8米高的方涵1000米,確保村內的雨水順暢排出。

針對村里養殖戶較多的情況,山會村在村東北部投資150萬元建起養殖小區,占地面積8000平方米,鼓勵散養戶集中入駐,有效解決了農村“人畜混住”“家畜散養”問題,方便養殖戶的養殖生產。

村莊是我家,環境靠大家。山會村以組為單位劃分了環境衛生責任區,明確責任人,建立相關制度,動員村民共同監督,確保村內環境衛生問題能夠及時發現、反饋與整改。“以前村里環境臟亂差不說,自家衛生也很少打掃。為了改善環境,村里下了很大功夫。現在村里不僅環境好了,大家的環境衛生意識也提升了。”提及村里變化,村民圍著記者打開了話匣子。鄭利軍表示,下一步,村里將繼續整治環境衛生,在村南部新建防洪設施,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辦好實事 村民日子美起來

經濟發展最終要惠及民生。解決好飲水安全問題既是民生之重,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工作。

受自然環境和地質條件制約,山會村河流長期干涸,地下水資源匱乏,甚至壓水井都壓不出水來,屬于嚴重缺水的村莊。

一直以來,該村把解決飲水安全問題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2018年以來,通過多方籌資,花費270多萬元更換使用了30多年的人畜飲水管道。2020年,又投入140多萬元新建500立方米的貯水池,改善人畜飲水狀況。

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山會村決定從附近的童子崖水庫引水入村,將用水管道接入每家每戶,徹底解決全村飲水問題,并安排人員對蓄水池周邊、供水線路等部位進行巡檢,確保24小時供水入戶。

光伏產業的發展讓村集體有更多的資金辦實事、辦好事。從2023年開始,該村為考上二本B類以上學校的學生發放獎學金,每人每年2000元。近期,該村又研究決定,為全村80歲以上的老人發放生活補助。“村里為考上大學的學生發放獎學金,可以激勵孩子努力學習;為老人發放生活補助,雖然錢不多,但是讓人感到溫暖。”村民對山會村的做法表示肯定。

如今的山會村,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在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山會村的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整治、民生實事等工作均取得了顯著成果,共建共治共享氛圍日益濃厚。特別是該村被確定為忻州市“千萬工程”示范村,給村子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干部群眾干事創業勁頭更足了。相信山會村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策劃:宮愛文 白雪萍

文字:楊峰雷 趙清翔

攝影:張存良

設計:范琛

(責任編輯:盧相汀)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