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岢嵐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各項目單位搶抓當前有利時機,忙施工、趕進度,全面掀起建設熱潮。
今年以來,岢嵐經濟技術開發區緊扣“轉型發展”主線,以招商引資為牽引,以項目建設為驅動,全力釋放發展潛能,奏響經濟轉型“協奏曲”,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招商引資激活產業“新引擎”
岢嵐經濟技術開發區采取圖譜招商、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等模式,緊盯煤化工、航天科技、新興電子、農副產品加工等主導產業,鎖定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開展“補鏈、延鏈、強鏈”招商,精準招引“鏈主”企業。鎂基新材料產業鏈項目、“岢嵐虹”石材精深加工項目、九舟星辰衛星地面站等項目正是這一策略落實的成果。
“我們充分發揮鏈主企業的帶動作用,吸引上下游配套企業入駐,引進‘岢嵐虹’石材精深加工項目,進一步完善產業鏈條、壯大產業規模,增強產業競爭優勢。”岢嵐經濟技術開發區招商部門負責人賈培林表示。
岢嵐經濟技術開發區還依托本地航天資源獨特優勢,靶向引入山西戎城科技有限公司航天玩具手辦產業鏈、航天食品加工項目,建設航天主題紀念品手辦加工廠,推動航天科技產業集群發展,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項目攻堅奏響建設“奮進曲”
山西初興新能源智能裝備制造項目現場樁機轟鳴,這個總投資1.6億元的項目建成后,將年產塔筒10萬噸。為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岢嵐經濟技術開發區積極搶抓開工黃金期,在項目推進上早介入、早對接,搶工期、抓進度,全力推動項目盡快開工建設。
“我們實行‘一個項目一支團隊一包到底’服務機制,及時解決項目建設中土地、能耗、融資、供水、供電等各類要素保障問題,形成統籌協調、部門協同、共同推進的工作機制,以良好的營商環境,確保企業和項目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好。”岢嵐經濟技術開發區負責人楊繼明介紹說。
要素保障筑牢發展“硬支撐”
岢嵐經濟技術開發區強化要素保障,依據產業發展總體布局,不斷完善“一區三園”基礎設施建設,謀劃實施標準化廠房及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項目、胡家灘新型產業園標準化廠房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園區飲水項目,全面提升產業承載能力,為企業入駐創優環境,也為入區企業的穩定生產和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以胡家灘污水處理廠為例,這個日處理能力達1000立方米的設施已基本建成,與之配套的四號標準化廠房也在加快建設之中。
作為岢嵐產業發展的“主陣地”、項目建設的“主戰場”、經濟增長的“動力源”,岢嵐經濟技術開發區今年共實施新建項目12個,總投資30.41億元,涵蓋新能源、航天產業等多個領域,為重大項目引建提供有力支撐,奮力書寫岢嵐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本報記者劉芝彤 通訊員陳 璐)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