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代縣上館鎮橙草溝村,產業發展的齒輪正持續轉動,為民生改善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從傳統種植到多元產業,從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這里的每一個產業項目都與村民的生活緊密相連,勾勒出“產業興、百姓富”的鮮活圖景。
103畝的農業產業園區,是橙草溝村最熱鬧的“民生車間”。3個智能溫室里,油桃、獼猴桃、櫻桃等高端果品年產值超88萬元;3個日光溫室的豆角畝產4000斤;7個大型拱棚培育的雜交韭菜年畝產7500斤,不僅供應本地市場,更遠銷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年產值達80萬元。這些大棚不僅是“聚寶盆”,更是帶動就業的“新引擎”。農業園區日常用工60人以上,人均日工資100至130元,其中幫扶戶超過30%。村民在這里既能獲得穩定收入,還能跟著原平農校專家學習現代農業技術。像脫貧戶謝聚文,從園區務工學到技能后,領辦合作社帶動村民種植訂單辣椒,蹚出了一條自主致富路。
依托智慧韭菜大棚試點,橙草溝村以跨村聯營模式把產業紅利輻射到周邊。西北街村、東北街村通過土地入股參與經營,三村每年共增收30萬元,實現了“一戶帶一片,一村促多村”的聯動效應。
村西的雁門山酒業,作為中國酒業協會會員單位,年產黃酒2000余噸、白酒300余噸,“漢唐宋元明清”系列產品銷往山西、江蘇、北京等地,常年吸納41人就業,其中不乏專家、工程師等技術人才,為村民提供了從普通工人到技術崗位的多元選擇。
2024年引進的山西誠邁電子有限公司,帶來了“數字經濟”新機遇。這家年產20萬臺高性能信創電腦的企業,不僅為村里增添了現代化產業元素,更創造了23個就業崗位,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參與高新技術產業工作,共享發展紅利。
此外,潤明餅業、草溝萬生農牧有限公司等企業,共同構成了橙草溝村的產業矩陣,累計帶動周邊各村100余人就業,讓村民不用遠離家鄉,就能實現“務工、顧家”兩不誤。
產業的蓬勃發展,讓村集體經濟“腰包”越來越鼓。2024年,橙草溝村集體經濟收入達80.8萬元,其中經營性收入43.32萬元。這些收入在保障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同時,重點投向民生領域:完善基礎設施,新打4口深水井,解決灌溉飲水難題;安裝106盞路燈,實現主干道亮化全覆蓋;強化兜底保障,3戶特困供養戶應養盡養,13戶低保家庭、9名殘疾人補助到位,63名老人養老金100%發放;支持技能提升培訓,邀請專家開展種植養殖指導,幫助村民增強就業能力,拓寬增收渠道。
從農業園區的“一畝三分地”到多元產業的“一片新天地”,橙草溝村用產業發展的“加速度”換來了民生改善的“溫度”。在這里,每一個項目都扎根土地、連接民心,讓鄉村振興的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村民。(郭耀宗)
(責任編輯:盧相?。?/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