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駐村工作隊員與村民齊心協(xié)力,將豐收的紅蔥集中裝車,準備發(fā)往市場。
“瞧一瞧,看一看,咱村自產(chǎn)新鮮紅蔥,綠色無公害!”
“正宗河曲紅蔥,味香濃、耐儲存,做菜燉肉好味道……紅蔥生長周期長,老農種蔥不容易,請大家支持一下!”
近日,忻州市委黨校派駐河曲縣舊縣鎮(zhèn)駐村工作隊員們化身“賣蔥郎”,在忻州市城區(qū)諸多小區(qū)門口開展河曲紅蔥助農代銷。青紅相間、根正條順的原生態(tài)紅蔥迅速吸引了市民們駐足挑選,許多人聞風趕來踴躍購買。
時值深秋,正是河曲縣特色農產(chǎn)品紅蔥的銷售旺季,但今年紅蔥價格持續(xù)低迷和銷售路徑單一,讓種植紅蔥的農戶連連嘆息。駐村工作隊和選調生在常態(tài)化入戶走訪中了解到這一情況后,迅速與村“兩委”進行溝通,制定助農代銷方案。隊員們在積極做好宣傳的基礎上,主動聯(lián)系企業(yè)單位相關部門,利用微信群、朋友圈、抖音等線上平臺,發(fā)布銷售信息,拓寬銷售渠道,幫助村民實現(xiàn)紅蔥從“賣得掉”向“賣得好”轉變。
村里的部分孤寡老人,子女不在身邊,又缺乏交通工具,辛苦種植的紅蔥只能依賴商販來村定點收購,價格也不太理想。駐村第一書記阮傳飛說:“不能讓老百姓的汗白流,我們作為駐村的黨校人要行動起來!”于是帶領隊員們化身“快遞員、裝卸工”,開著貨車與村干部一起來到農戶門前,直接將紅蔥裝車運往忻州市區(qū)銷售,打通紅蔥從農田到餐桌的直銷通道。隊員們分工協(xié)作,稱重、捆綁、搬運、碼放,汗水混著泥土浸濕了衣背卻無人停歇。一上午的工夫,就裝了滿滿一車。顧不得短暫休息,隊員們又馬不停蹄地趕往市區(qū),爭取在天黑前運回市里進行售賣。丁家溝75歲的焦大爺激動地說:“多虧了這些駐村干部和年輕同志,要不是他們幫我想辦法,我這些蔥得啥時候才能賣出去啊!”
日前,駐村干部助農促銷紅蔥已累計萬余斤。更令人欣喜的是,工作隊還爭取到一批預售訂單,為更多村民打開了產(chǎn)品銷路。從田間的積壓到銷路的暢通,工作隊與選調生用腳步丈量民情,用行動助農增收,打通了紅蔥出村入市的“最后一公里”。(信晉凱 阮傳飛)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