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報告指揮部!小地溝尾礦庫水位已超警戒值0.5米,壩體出現滲水,請求緊急支援!”模擬險情的對講機呼救聲急促而緊張。遠處,應急救援車警燈閃爍,身著橙色救援服的隊員扛著防汛沙袋蹚過積水,抽水泵轟鳴著將庫內積水導排至安全區域……這場“雨里來、水里去”的實戰演練,贏得了圍觀村民的連連稱贊——“有這樣的隊伍,咱心里踏實!”
近日,繁峙縣2025年防汛搶險應急演練在該縣巖頭鄉小地溝尾礦庫開展。此次演練以尾礦庫遭遇暴雨、洪水漫壩為背景,全程不預演、不彩排。隨著“險情”升級,礦應急救援指揮部迅速啟動Ⅲ級應急響應,各小組按職責分工“動真格”:監測組趴在濕滑的壩體上用測繩量水位,搶險組則頂著“瓢潑大雨”壘筑子壩、鋪設防滲膜……2小時后,庫內水位回落至安全線,“險情”解除,整個過程緊湊高效,未出現任何流程卡頓。
“往年演練多是‘走流程’,這次連沙袋的重量都按實際險情標準來,肩膀扛得生疼,但學到的是真本事。”應急隊員抹了把臉上的雨水說。演練結束后,現場隨即召開警示教育會,讓參與者時刻繃緊“安全弦”。
“既要練速度,更要練精度。”縣應急管理局負責人介紹,此次演練暴露出3處協同短板,并當場制定整改清單。
這場“真演實練”與“警示教育”的深度融合,不僅有效驗證了繁峙縣尾礦庫事故應急預案的實戰效能,全面檢驗了應急救援隊伍的專業素養與多部門協同作戰的攻堅能力,更在模擬險情的“淬火”中,讓各單位進一步磨合了聯動機制的“齒輪”,錘煉了搶險隊伍的“硬功”,積累了應對復雜險情的“實戰心經”。從預案到行動的無縫銜接,從單部門響應到多力量協同的高效聯動,這場演練為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筑牢了堅不可摧的“安全屏障”,更以“時時放心不下”的緊迫感,為全縣安全度汛筑牢了根基,讓“安全弦”越繃越緊,“防護網”越織越密。
(李艷春趙清翔)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