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日漸濃。行進在安澤縣和川鎮和川村的奶油草莓種植基地、府城鎮高壁村的蔬菜大棚種植基地、馬壁鎮衛寨村的赤松茸種植基地……氣象“好幫手”正協助農民奏響春耕進行曲。
“這里顯示的是棚里的實時溫度,這里是濕度,如果有災害天氣,縣氣象局還會第一時間發來氣象災害預警信息,讓我能更快更好地采取防御措施,降低損失。”府城鎮高壁村蔬菜種植戶郭向勤高興地用手機演示溫濕度報警儀App。
今春,安澤縣氣象局提前啟動春耕春播氣象服務,利用信息化技術,依托農業氣象自動觀測站、農田小氣候儀、便攜式自動觀測站等現代化設施設備和實時報警手機App,科學指導農事活動開展,協助現代化農田管理,為春耕春播工作提供堅實技術保障。
“我們種菜最害怕霜凍,稍有不慎就會凍傷凍壞菜苗。現在有了科技手段和氣象局技術人員的指導,每年能為我們減少上萬元的損失。”4年來,溫濕度報警儀為冀氏鎮大棚種植戶劉萬成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從最初蔬菜大棚里的溫濕度報警監測系統,到監測作物整個發育期的全生育期實景監測氣象服務系統,再到與省氣候中心聯合研發智慧農業氣象一體化平臺,近年來,安澤縣氣象局持續深耕智慧農業領域,把最先進的儀器、最智能的設備用在田間地頭,為當地玉米、谷子、連翹等農業生產提供一站式全鏈條氣象服務。
“目前,全縣共設立14個自動氣象觀測站,我們將這些自動氣象觀測站監測數據定期制作發布《春耕備耕氣象服務專報》;并利用土壤水分監測系統關注各層地溫和土壤濕度變化,把相關春播信息通過短信、微信等渠道及時發送給相關部門和農民。下一步,我們要積極推進‘安澤連翹’智慧氣象服務試點工作,強化部門合作,創新連翹全鏈條氣象服務保障,提升精準服務能力,助力鄉村振興發展。”安澤縣氣象局局長陳虎英介紹。本報記者張麗媛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