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骚妇被后入式爆草抓爆-大学生高潮无套内谢视频-中文字幕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分享到:
 
 
岢嵐縣廣惠園社區:黨建引領“小網格” 激活社區“大治理” 實現服務“零距離”
2023年04月28日 10時17分   忻州日報

網格員為行動不便老人上門服務

在4月10日至11日于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舉辦的首屆中國鄉村振興品牌大會上,岢嵐縣廣惠園社區從全國數十個提名案例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鄉村治理優秀品牌案例”名單。

廣惠園社區是岢嵐縣“十三五”期間規劃建設的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點,共建有安置房29棟2105套,安置搬遷群眾1773戶5029人。作為岢嵐縣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如何讓搬遷群眾在“搬得出”的基礎上,實現“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廣惠園社區牢記領袖囑托,在做好后扶工作的同時,借助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工作的東風,堅持“黨建是核心、網格是基礎、黨員是關鍵、治理是手段、服務是根本”的治理思路,立足“小網格”,推動社區“大治理”,實現為民服務“零距離”,讓社區治理更精準,為民服務更高效。

“有事就找網格員!”王澤明感慨道。

王澤明是廣惠園社區文淵苑小區的住戶,他口中的“網格員”是廣惠園社區黨委副書記、第四網格網格長張兵治。

原來,去年王澤明家地下室水管被凍,他多次找物業協商未果,后因不滿物業服務而拒繳物業費,雙方多次發生爭執。就在雙方僵持不下時,張兵治站了出來。他將雙方當事人請到了社區調委會,詳細了解沖突緣由,做好梳理登記,并語重心長地擺事實、講道理,經過耐心調解,最終促使雙方達成和解。

在廣惠園社區,網格員不僅僅是入戶走訪進行數據收集的采集員,也是小區的政策宣傳員、社情民意信息員、矛盾糾紛調解員、為民服務辦事員、綜合事務協管員,是所屬網格的“大管家”。“有事就找網格員”已經成為了居民的共識。

為了將居民聯系在一起,擰成一股繩,廣惠園社區堅持支部建在網格上,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在2021年社區黨委換屆的同時,推進網格架構和基層組織體系的深度融合。

“三級架構”強組織。按照“容量適度、大小均衡、界限分明、便于管理”的原則,整合原有的綜治網、安全網、疫情防控網,將駐地居民、單位、企業、商鋪、公園、主次干道、河道等各類要素全部納入網格,建立健全“總網格——普通網格——微網格”“社區黨委——網格(小區)黨支部——微網格(樓棟)黨小組”三級組織架構。設立總網格1個,網格長由社區黨委書記擔任;按照常住戶500戶標準設立普通網格9個,網格長由普通網格黨支部書記擔任;以每2棟樓的標準設立微網格40個,微網格員由微網格黨小組長或業委會(物管會)負責人、樓長擔任,確保黨組織覆蓋網格“無死角”。

“三長兩員”強力量。建立網格長、專職網格員、輔助網格員、樓長、單元長“三長兩員”網格治理團隊,由黨組織書記兼任網格長,實現了黨對網格事務的統一領導。社區現有網格長9名,網格員11名,微網格員(輔助網格員)40名,樓長81名,單元長480名,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網內事網內辦”。

“五員四類”強職責。統一制定全要素網格事務清單,明確網格員中的宣傳員、信息員、協管員、矛調員、服務員“五大員”職責,信息采集、事件上報、協助辦理、走訪幫扶“四大類”任務,壓實治理責任。建立“問題上報——案卷建立——任務分派——調查落實——處理反饋——結案歸檔”六步閉環運行機制,網格員至少每半月一次全覆蓋深入網格,通過“走、看、談、講、察”方式,掌握動態情況,摸排風險隱患,宣講政策規定,并及時與網格長、網格員進行溝通,社區黨委班子會同網格長、網格員共同研究解決問題、分解落實任務。

“居民通知功能中選定‘未就業’標簽,這樣就可以有針對性地給居民們推送信息了。”社區副主任、黨委委員高俊麗正借助精細化社會治理平臺,為社區內未就業的居民定向推送近期的招工信息。

廣惠園社區以智慧社區創建為契機,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積極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通過“一臺一機一卡”,構建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的“數智網格”,變治理為“智”理。一臺,即精細化社會治理平臺。平臺深度整合社區房屋人口、智慧黨建、疫情防控、綜治隊伍、產業數據、工作監管等10個數據模塊的12萬余條基礎數據,通過大數據中心與全縣10個鄉鎮、5個社區、20個部門進行專線連接,細化數據顆粒,延伸數據采集的末端,打破社區“信息孤島”,夯實社區治理的數據底座。借助三維地圖,生成3D社區,實現對社區運行狀態的全方位、多維度、動態化的高效監管。一機,即政務服務一體機。把眾多線下辦事場景遷移集成至平臺,為社區內居民和企業提供自助申報、企業注冊、辦事指南、辦件查詢等政務服務和辦理社保、醫保、水電費繳納等公共服務,最大限度為居民和企業提供多領域、自動化的政務服務,使居民“只進一扇門”就能辦結各類業務,推動社區公共服務由群眾跑腿向數據跑腿轉變。一卡,即電子居民卡。以手機、自助機、生物識別等為載體,以人臉為介質,為社區內居民辦理電子居民卡和專屬二維碼,通過一人一卡一碼,讓居民足不出戶直接享受民政救助、就業培訓、文書代理等12大類板塊、36場景服務。如在老年食堂,不用攜帶任何證件卡片,只要人臉一掃,就可以輕松完成支付,并且按照不同年齡段享受相應的優惠折扣。

“來,吳大娘,您看鏡頭,搖搖頭、張張嘴……好啦,這樣就完成了。”在人來人往的便民服務中心,社區工作人員曹霞正面對面幫助居民吳玉蘭進行養老保險人臉認證。

廣惠園社區以變革理念創新網格服務工作模式,整合利用區域內各種資源,推動社區黨建從封閉運行、自我管理向開放運行、共同服務轉變,構建共建共享共治的社區治理新格局。

“中心+網格”打造共享平臺。按照忻州市關于社區黨支部“7個方面46有”標準化建設要求,將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合理規劃為便民跟進服務中心和居民事務服務中心兩部分,進一步提檔升級。在一樓大廳統籌設置了涉及易地搬遷后續跟進服務平臺、就業服務平臺、物業服務平臺、黨群議事平臺等7個“一站式”便民服務平臺,將辦事窗口前移,全流程、多維度地保障群眾的各項權益;在二樓設置圖書室、運動室、多功能會議室等特色功能活動室,最大限度滿足基層黨員群眾服務需求,為轄區居民提供文化、教育、體育等各種便民服務。

“部門+網格”創新共建機制。建立健全干部下沉工作機制,16個機關事業單位560余名干部包聯小區,在面對疫情防控、文明創建等重大事件時,及時下沉小區,幫助解決實際問題,一線參與治理。深化拓展“雙報到雙服務”工作,每季度組織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1次,推行“群眾點單、社區派單、黨員接單”模式,組織開展志愿義診、教學講座、心理輔導等“微服務”24次。深入開展“三官一顧問”活動,組建成立調解委員會、法官工作站、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室、人民調解工作室、社區警務室等駐區機構,一站式化解矛盾糾紛150件。

“群眾+網格”優化共治載體。建立網格居民、轄區片警、物業、商家、新就業群體“預警微信群”,形成治理共同體,實行“網格呼叫、網格員先到”派單交辦,分層分類響應、聯動處置。將四家物業企業引入社區便民服務臺面,接待日常來訪居民,實現社區和物業“雙向互動”的良性循環。在小區建立戶外工作者愛心驛站,配備雨傘、醫藥包、急救藥箱等便民物品,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提供一站式服務。開通社區公開、居民留言、互動交流欄目,積極搭建居民線上說事、議事、評事平臺,實現居民訴求線上征集、公共事務線上協商、公開事項線上監督。同時,根據瀏覽量、關鍵詞自動形成熱議話題,搭建新形勢下居民更方便快捷參與社區治理的路徑,推動社區服務更加精細,社區治理更有方向。 (翟雪梅 張媛媛)

(責任編輯:梁艷)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