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以來,寧武縣陽方口鎮緊扣基層治理難點,以黨建為“針”,串聯各方力量,通過黨建辦實體化運作、黨建引領環境整治、精準管理青年人才等舉措,破解“小馬拉大車”困境,讓基層黨建與群眾需求同頻共振。
黨建辦實體化,讓治理“針線”更緊實。“以前黨務工作多頭管,很容易顧此失彼。現在黨建辦統一抓總,效率提上去了。”陽方口鎮黨務工作者道出了黨建辦實體化運行的實效。
為解決基層黨務力量分散的問題,該鎮搭建起“黨委副書記任主任,組織委員、黨群服務中心主任任副主任,熟悉黨建業務的干部任專職副主任”的領導架構,確保事有人管、責有人擔。同時,編制《黨建辦崗位設置及職責分工》,明確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等7類崗位職能,細化人員職責清單,實現“定崗定人明權明責”,讓黨務工作從“碎片化”轉向“系統化”。
環境整治攻堅,用黨建“巧勁”煥新鄉村容顏。“村里路好走了,垃圾不見了,住著心里亮堂!”陽方村村民看著整潔的街巷,笑意盈盈。這一變化,源于該鎮以黨建為引領的環境整治行動。
鎮黨委統籌各方力量,聚焦鐵路公路沿線、村莊周邊、農戶庭院等重點區域,全力推進環境整治提升工作。近三個月來,通過購置勾臂垃圾車、清運農用車等設備,累計清運垃圾1.5萬立方米,完成國道241陽方村段200米道路硬化綠化,讓過境路變身“風景線”,并對原垃圾填埋場進行覆土整治,啟用鎮垃圾中轉站,構建起“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的科學處置體系,全鎮環境面貌不斷提升。
青年人才培育,以黨建“溫度”鍛造振興力量。“在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幫廚、種‘三分地’,比坐在辦公室里更能了解群眾需求。”到村工作大學生小王的體會,折射出該鎮青年人才管理的新思路。
針對“一村一名大學生”、定向選調生等鄉村振興力量,該鎮改變過去“多頭管理”模式,由黨建辦統一調配、跟蹤培養。通過組織參與護林防火、鞏固銜接等重點任務,讓年輕人在一線經風雨;開展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志愿服務、“三分地”種植、夜校交流等活動,讓他們在煙火氣中悟初心。如今,這些青年人才已成為政策宣傳員、群眾服務員,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注入青春活力。
“陽方口鎮將持續深化黨建引領,在精細服務、精準治理上再下功夫,讓黨建‘針’串起更多民生幸福線。”該鎮負責人說。
(梁國榮)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