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玉小,1923年生于五寨縣下關村。1939年11月參加革命,參加過本村“動委會”組織的兒童團、青年救國會,任本村自衛隊中隊長,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對敵斗爭中,路玉小發現光憑一個民兵中隊的力量對付兇惡強勢的敵人是不夠的。1942年5月,路玉小向區委建議,建立東秀莊、麻地窊、武王城三村民兵聯防中隊。區委任命路玉小為聯防中隊長,統一協調指揮,鄉親們親切地稱他為“聯防司令”。
聯防就是聯合防御、聯合作戰,也就是聯合起來對付敵人。民兵聯防中隊確定了3個村的聯防區、30里的聯防線,3個村互相支援,配合作戰,多次挫敗敵人的進攻。聯防隊規定了擺草帽、揚土、設立消息樹等各種暗號,建立了山頭哨、兒童哨。路玉小率領民兵中隊半月內連續打了6次勝仗。1個月內和日軍作戰20余次,使民兵的威信迅速提高。敵人在前面村子時,后面和側面的民兵就追打敵人的后部,敵人折回來抵御后面的民兵時,前面的民兵又返過來打,打得敵人暈頭轉向,進退不得。不久,“聯防”轉為“聯攻”,聯防線很快由30余里擴展到50余里。后來,上級將聯防的經驗推廣到各區,民兵指揮統一、步調一致,取得了一個個勝利,狠狠地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民兵隊伍發展得更快,也更壯大了。
在與敵進行面對面斗爭的同時,路玉小還發展“秘密民兵”,并稱其為“暗進攻”。有了這種“暗進攻”,他們得以逐步向公路沿線的敵據點推進。每當接到“秘密民兵”送來的情報,他們就乘夜摸到敵據點附近向日偽軍喊話,進行擾亂作戰,使敵人徹夜不得安寧。第二天,敵人因疲勞且軍事機密被泄露,常常被迫放棄出擾計劃。
1943年,東秀莊民兵武裝逐漸壯大起來,路玉小發動民兵自己動手制造武器,他在試制子彈時,曾被爆炸震得昏過去,但蘇醒后繼續埋頭研究。經過民兵們的苦心鉆研和工匠們的全力支持,終于制成了子彈。經過七八次試驗和兩次大的改進,又制成各種射程的炮彈,民兵中有了“炮兵”。經過異常艱苦的過程,他們不但制成子彈、落地開花炮彈、手榴彈、地雷,地雷有鐵雷、石雷、罐子雷,還制造出各種爆發管、信號彈。其后又用硫磺、火藥、辣子面、松香和酒做原料,制造出土“燃燒彈”和“催淚彈”,為民兵戰斗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彈藥。
東秀莊一帶村莊,因為過去屢遭敵人搶劫,耕牛損失甚多,每逢春耕時節,耕牛極其缺乏。路玉小組織民兵先后從各據點奪回耕牛32頭、毛驢5頭,馬31匹,并整頓了村里的變工組。東秀莊一村就組織起79戶,分編為17個組,到秋收時全村提前10天完成收、打、藏任務。他曾進行化裝,活捉了群眾非常痛恨的偽村長。春耕時,群眾缺少耕牛,他又通過化裝到各據點偵察到敵人喂養著“官牛”,他記好那些“官牛”的特征后,帶領民兵先后奪回耕牛、驢、馬,分給群眾使用。
1942年至1943年將近兩年內,路玉小率領民兵與敵人戰斗120余次,斃傷日偽30余人,捕捉敵偽漢奸9人,解救被捕群眾300多人,奪回牛、驢等牲畜120多頭,破壞汽路60余次。
1944年,在岢嵐、五寨民兵檢閱會上,路玉小當選為兩縣模范民兵中隊長,第二軍分區司令員許光達親筆寫信祝賀他,并獎勵他200元和一身軍衣。
1944年12月,晉綏邊區召開第四屆群英大會,路玉小和他領導的東秀莊民兵中隊榮獲“特等民兵英雄”稱號。
1945年初春,路玉小和他的東秀莊民兵中隊配合八路軍進行多次戰斗。8月22日,配合晉綏軍區二分區獨立2旅21團和神五支隊參加了解放神池縣城的戰斗。
抗日戰爭勝利后,路玉小參加了晉綏二分區部隊,他領導的東秀莊民兵中隊加入了八路軍神五支隊。解放戰爭期間,其隨軍南下四川,轉到地方工作,曾任四川省達縣行署建設局長,1982年離休,1992年逝世。(謝音呼)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