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忻口戰役前期,日軍每天派出二三十架飛機向忻口我軍陣地狂轟濫炸。前線中國守軍沒有高射炮武器,忻口后溝總指揮部的窯洞被炸塌,陣地處處受轟,士兵們為修復炸毀的陣地和炸塌的掩體付出重大犧牲。
1937年10月12日,八路軍偵察到代縣陽明堡一帶有敵軍機場,敵機除轟炸之外,還擔負運輸糧食和彈藥的任務。10月13日,劉伯承師長親率八路軍一二九師先頭部隊第三八五旅七六九團進駐五臺縣陽白、善文和郭家寨一帶待命,準備配合忻口作戰。10月16日22時,朱德、彭德懷直接給七六九團團長陳錫聯下達襲擾進攻忻口日軍后路的戰斗命令。
10月17日凌晨,陳錫聯率七六九團由五臺進入滹沱河東岸的崞縣劉家莊、蘇龍口一帶進行偵察,發現滹沱河西北方向不時有飛機起降。他們登上山頭用望遠鏡觀察敵情,只見西北面確有一個機場,機場還停放著飛機,團部立即派人過河近距離仔細偵察。
敵人的飛機三架、兩架不時從偵察員頭頂上空掠過,從敵機活動規律分析判斷,敵機場可能就在蘇龍口村附近。偵察員向當地村民打聽,原來飛機場在隔河5公里外的陽明堡鎮附近。大家登上一座山峰極目遠眺,滹沱河對岸的陽明堡及飛機場赫然在目。
陽明堡飛機場為閻錫山于1935年所建,設施簡陋。1937年10月1日被日軍侵占,作為襲擊崞縣、原平和忻口的臨時機場,是日軍進攻忻口的軍事基地之一。機場夜里停放24架飛機,白天輪番到前線轟炸。陽明堡駐日軍香月師團一個聯隊,機場有守衛隊100多人。
根據敵情和總部指示,陳錫聯團長同副團長汪乃貴、參謀長范朝利商量,決定夜襲陽明堡日軍飛機場。三營能攻善戰尤以夜襲見長,故命其擔任主攻。一營和二營各派一個連警戒陽明堡和崞縣方面的援敵。團迫擊炮連和機槍連占領滹沱河東北岸高地,隨時準備支援三營。
10月19日深夜,部隊輕裝出發。由蘇龍口三位群眾做向導,三營從蘇龍口過河接近機場,以兩個步兵連和一個機槍連組成突擊隊,避開機場北端的警衛部隊從機場東西兩側潛入。距敵機約30米時,突擊隊被敵哨兵發現,營長趙崇德立即下令發起攻擊。突擊隊員迅速撲向機群,以猛烈的火力和集束手榴彈對敵機展開攻擊,敵機頓時爆炸起火,機場煙霧彌漫,火光沖天。敵守衛隊發起六次反撲,均被我軍戰士一一擊退,激戰持續約一個小時。戰斗中,營長趙崇德等20多名八路軍指戰員壯烈犧牲。
此戰擊毀擊傷日機24架,殲滅日軍100余人,創造了以步兵打飛機的輝煌戰例,有力地配合了忻口戰役正面戰場作戰。衛立煌高度贊譽:“陽明堡燒了敵人24架飛機,是戰爭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事情!”
策劃: : 宮愛文 白雪萍
文字: : 郭劍峰
圖片: : 宮愛文 白煒明提供
設計: : 范 琛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