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偏關縣乾坤灣民宿集群。 本報記者 馮曉磊攝
抬眼是山,低頭是河。在偏關,詩意生活不需要遠行。乾坤灣村臨河而建的民宿集群——黃河·乾坤集,正悄然改變著這個黃河轉彎處小村的模樣。民宿集群總占地120畝,以“一軸兩區”的布局鋪展開來,中心景觀軸串聯起“黃河人家”與“長城人家”兩大片區。
試水方知水深淺。民宿運營負責人薛婉妮介紹說:“一開始,我們也走了不少彎路。去年國慶試運營時,我們參照黃河沿線高端民宿定價,將客房定價為千元以上,7天假期客房入住率不足四成。當時,村里老支書的話點醒了我們,高端民宿需要成熟配套,剛起步階段,得讓游客先走進來。”經過與偏關縣政府、文旅部門反復商議,今年3月,民宿集群推出新價格體系:普通單間488元,黃河景觀房688元。這一調整立即激活了市場,“五一”小長假期間,48間“長城人家”全部滿房。來自北京的游客王景春帶著全家入住后連連稱贊:“這個價格能看到這樣的黃河美景,值了!孩子們在書院看書,我們在咖啡廳發呆,這才是真正的慢生活。”
“現在能在家門口有份這樣的工作,挺好的。賺點錢給娃買書本、給老人買藥,日子輕松了不少。小薛說了,以后做得好,還能有入股的機會,咱也能當‘老板’。”牛美華是乾坤灣村的村民,去年開始在民宿集群負責客房打掃工作,一個月能賺2400元。
薛婉妮的堅守,正與這片土地的蛻變同頻共振。這位運城姑娘目光堅定地說:“我第一次來這里就決定留下,我想讓更多人知道,這里的老板娘有溫度,這里的黃河故事值得傾聽。”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黃河·乾坤集運營團隊正在積極引進和培育本土青年人才加入到民宿運營事業中來,激活乾坤灣運營內生動力。之后,村民們還可以通過土地流轉、務工、入股等多種方式,參與到民宿集群的“宿+集+市+園”業態建設中來。在這一模式下,村民們不僅能獲得土地流轉的租金、務工的薪金,還有機會通過入股獲得股金,真正實現原鄉人、歸鄉人、新鄉人共建、共享、共贏、共富的鄉村振興目標。
黃河邊的煙火氣、村民賬本里的分紅數字、住宿客人滿意的笑顏……偏關正通過政策賦能、產業聯動與城鄉協同,使村莊里、山腳下、農田邊的這些民宿成為激活鄉村振興動力、推動共同富裕的獨特密碼。黃河·乾坤集高端民宿成功運營,樺林堡、高家上石會村等鄉村民宿如星火鋪展,為偏關全域旅游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記者 常曉蓉)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