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常曉蓉)昨日,位于偏關縣老營鎮方城村的中電金谷偏關混合儲能獨立調頻電站一期項目正式并網,隨后將在完成涉網試驗后全面投產。這座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超級電容調頻儲能電站將以秒級響應速度深度參與電網一次調頻,為偏關縣乃至晉西北地區的新能源消納搭建高效通道。
在中電金谷偏關混合儲能獨立調頻電站中控室內,面對大屏幕上的調度數據,項目負責人秦曉義向記者介紹說:“傳統火電調頻響應慢、誤差大。而我們的混合儲能系統采用了國內首例百兆網級超級電容混合儲能調頻技術,能讓電網頻率調節變得更加靈敏。”在他的講解中,記者一行觀看了這項創新技術的應用場景。
眼下,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產業正快速發展,偏關縣憑借充沛的水電、風電、光電資源——全年日照時長約2657小時,水資源可利用量為3493.4萬立方米,成為建設清潔能源基地、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的首選之地。
2022年10月,中電金谷偏關混合儲能獨立調頻電站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總投資 6.7億元,占地25.24畝。“你可以把它理解為電網穩定運行的‘調節器’。”秦曉義說。項目結合各儲能技術方案的特性,采用中時能量型鋰電池儲能與短時功率型超級電容儲能構成的混合儲能系統,建成后將極大緩解電網頻率波動,有效幫助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的電網消納,保障偏關電網安全,從而進一步促進偏關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建設與發展。據測算,項目建成后,每年收益將突破億元大關,稅收貢獻超千萬元,經濟效益顯著。
中電金谷偏關混合儲能獨立調頻電站一期項目的成功并網,是偏關縣綠色轉型與創新發展的具體實踐。偏關縣深入實施綠色能源強縣戰略,華電山西偏關7萬千瓦風電、大唐9萬千瓦風電、華能13萬千瓦偏關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等一大批新能源項目落地開花,全縣清潔能源總裝機容量204.8萬千瓦,綠色新能源產值5.35億元,在GDP中占比高達38%,成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
下圖為中電金谷偏關混合儲能獨立調頻電站。 本報記者 馮曉磊攝
(責任編輯:梁艷)